王衛平
一位老共產黨員的情懷
王衛平
楊干秋原系湖南省寧鄉縣衛生局黨委書記,退休后,繼續發揮余熱,擔任寧鄉縣環境志愿者協會常務副會長,同時也是一名五老。自2007年12月退休至今,已近十年。在這十年的光陰里,他持續發揮余熱,熱心公益,展現了一名老黨員赤膽忠誠、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
今年7月,寧鄉遭遇60年未遇的大洪災。作為曾經的衛生系統一員,他深知大災之后必有大疫,他倡議協會會員主動投入到防大疫的實際行動中。從7月1號開始,連續7天,他帶領會員參加了香山社區、文中社區、南苑社區、沙河市場4個社區的消毒和垃圾清理清運工作。他不僅自己帶頭清掃垃圾、灑漂白粉,還負責拍照為協會留下資料。當他背著幾十斤重的噴霧器為社區做消毒工作的那一刻,他完全忘了自己是一個將近70歲的老人,忘了自己還有腰椎、頸椎間盤突出癥等疾病。
災情發生后,他兩次帶領會員到達發生泥石流的祖塔黃家灣,第1次摸清情況,第2次送去協會籌集的慰問金4萬元,逐戶上門對27個受災嚴重的家庭進行了慰問,使受災群眾第一時間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楊干秋退休后,2008年3月,恰逢單位退休支部換屆選舉,楊干秋當選為機關退休支部書記,這一干就是9個年頭。這9年里,他帶領退休支部黨員每年開展了至少6次活動,最多一年開展了10余次活動,支部活動風生水起,頗有活力。
擔任退休支部書記期間,他協助局黨委、局紀檢組,組織老同志進行了三年群眾滿意度調查,每年六月一次、十二月一次,時間安排在全年最熱或最冷的時間里。全縣33個鄉鎮衛生院、7個縣直單位,每天到幾個單位,一次調查就是十多天。許多時候,在鄉鎮吃了飯沒地方休息,就在車上坐一坐。調查發現的問題,他總是督促及時解決。如一次到壩塘衛生院進行滿意度調查,群眾反映電風扇壞了,向院里反映了幾次,一直沒修。他當即向該院副院長講了,要他們引起重視。隨后到其他鄉鎮去作調查了,下午返回時,他再來到壩塘衛生院,找到反映問題的病人,問是否已經整改。得到“已修好”的群眾滿意答復,他才放心地走了。
2014年3月,環保志愿者協會成立,他在朋友的邀請下,擔任協會常務副會長,這一干又是三四個年頭。協會圍繞環境保護、環境監督、環保宣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這期間組織了如溈烏楚靳四江勘查調查、三大水庫污染源調查、全縣小型水庫投肥養魚調查、企業污染源排污口調查等大型環保調查20多次,為有關部門掌握情況和決策提供了依據。
每次3~4天的調查,天氣有時熱、有時冷,過程的艱辛,自不言說。前年的一天,他們一組到黃材進行黃材水庫污染源調查,當天下暴雨,車子陷入泥濘中,一車人下去推車,車打滑,濺起的泥漿使他們瞬時成了泥人。帶著一身的泥和水,背著沉重的用于收集素材的相機,他堅持完成了幾戶豬場調查。現在全縣各鄉鎮他全部跑遍,對全縣環保工作,楊干秋心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