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鳳至
我們深深地愛著你
——包鋼
曹鳳至
【閱讀提示】
“我們像雙翼的神馬,飛馳在草原上,啊哈嗬咿,這里從此不荒涼鋼城閃光芒。再見吧金色的草原,再見吧幸福的家鄉,啊哈嗬咿,我們將成鋼鐵工人,把青春獻給包鋼。”這一首反映了包鋼老一輩建設者創業生活的《草原晨曲》,已經定格為包鋼豪壯的企業之歌,化作了包鋼的形象圖騰。包鋼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興建的第一個重要鋼鐵工業基地,也是中國最大的稀土工業基地。幾十年過去了,一代又一代包鋼人用汗水和奉獻在荒原、藍天、白云之間,創造了一座鋼鐵森林、一座鋼鐵長城。鄧小平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從1957年開始,草原上一場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拉開了序幕。零下40度的昆都侖河洪水,露著黃泥和草根的宿舍,餓狼的吼聲……老一代包鋼人的樂觀和無畏,給包鋼的創業增添了不屈的傳奇色彩。高聳的一號高爐,閃動著周總理親切的身影,鐫刻著創業者青春的誓言,見證了包鋼歷史的變遷。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包鋼的發展壯大,“包鋼精神”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幾代包鋼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內核從未改變。
前不久,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有著不同經歷的三代包鋼人以不同形式和風格,同臺尋找、感悟、見證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草原鋼城及包鋼的過去與未來,展示他們對家鄉對企業的無比熱愛。
包鋼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周家騫滿懷深情地朗誦著《昆都侖河流淌在史冊里的河》,當他那渾厚的男中音,沖向美麗的天花板在大廳繚繞的時候,人們都沉浸在那條陪伴包鋼走過風風雨雨的昆河之中。河水靜靜地流淌,訴說著包鋼人的夢想與執著,見證了包鋼的成長和發展。
91歲的卓日格圖是熱電廠原黨委書記,老伴曾經是熱電廠司機,女兒退休前是熱電廠機關黨支部書記,外孫在動力總廠檢修車間。退休30年的卓老一直心系鼓風機。散文“父親的鼓風機夢”讓在座的人動容,許多老人眼里閃動著淚花,他們當中很多是幾代人奮斗在包鋼,卓老的夢是所有老一輩包鋼人的夢!
82歲的老人王磊朗讀詩歌“有感內蒙70年”,表述了包鋼人在大漠荒原戰天斗地,艱苦創業的歷程,使在座的青年朋友們,受到一次深刻的廠史教育。
“沉睡的記憶孕育出浩蕩的生命,這是時代的賦予和精神的滿足。”房產科退休職工烏桂蘭朗誦趙劍華的詩《我們的鋼鐵》。“心中的白云鄂博,我輕輕的走近你,走進你的生機和蓬勃,你連著草原,連著祖國。”老干科退休人員張紀明和楊穎朗讀張鐘濤的詩《心中的白云鄂博》,他們把詩人般的情懷和大愛表達的淋漓盡致,給大家送上了美的享受。現場采訪葛桂林老人時,他激動地說:“包鋼精神在三代人手中傳遞,我們永遠愛包鋼。”
年輕人們則以激昂的青春旋律訴說著理想和追求,包鋼醫院兩名在校實習生,劉馨月、張媛分別朗誦“讓青春的旋律在夢想中起航”“沿著父輩的足跡前行”博得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讓理想在這里綻放”是包鋼關工委創建的工作品牌。今天,大學生公寓青春綻放團支部的年輕人劉婧和任靜,用清脆的聲音向人們傳遞著公寓里的歡樂。“公寓里自從來了幾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似乎一股溫暖的春風吹散了這里的沉寂,那本該屬于我們的青春活力綻放了,我們不再數著滿天的星星,寬敞的閱覽室里我們在書的海洋里遨游……”
“包鋼,這個響亮的名字曾無數次的震撼著我,包鋼這個驕傲的名字曾無數次的感染著我,一朝包鋼人一生包鋼情。”這是動力科科長朱寧和老干科科長韓濤朗誦的“我驕傲,我是包鋼人”。
那一片片金色的碎語、那一朵朵殷紅的小花,都將化作包鋼人生命里的詩句。那一串串父輩的腳印、那一座座不朽的豐碑,都將點燃幾代人尋夢中的奇跡。在尋找中感悟,在感悟中見證,三代包鋼人都由衷地說:包鋼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