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顏副 鐘翰卿
紅火背后的“冷”思考石獅市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建設發展調查
翁顏副 鐘翰卿
福建石獅市關工委結合“百萬大手牽小手”關愛工程,大力推進了以“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為主要內容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陣地建設。各項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但是紅火的背后也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
周末、寒暑假期間的中小學生容易處于家庭、學校“顧不上、管不了”的游離狀態,閑散游蕩,追逐打鬧,沉迷網吧游戲廳,導致孩子各類安全事故多發頻發,成為家長、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2008年,石獅市關工委針對這個情況順勢而為,創辦了第一家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的雛形——“青少年校外教育輔導站”。輔導站發揮關工委五老的優勢,把雙休日、寒暑假離開學校的孩子們動員、組織到輔導站,開展主題教育與書畫、音樂舞蹈、球類游戲、武術等趣味教學相結合的社會實踐活動。取得試點經驗后在全市各鎮、村推廣,“一鎮一村一品”的活動特色,成為備受中小學生青睞的開心樂園。
石獅市鴻山鎮東三村是以傳統海洋捕撈業和水產品加工業為主的沿海漁村。東三村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在開展常態化傳統主題宣教、娛樂活動項目的基礎上,以“海峽漁文化博物館”為載體,發掘漁村漁耕文化資源,創新校外教育活動形式。通過漁村先人討海生產作業的實物構建“漁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再現的先人討海的情景,入腦入心,引導青少年學生了解東三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漁村先輩們艱苦創業、奮發進取的精神,增強了下一代“愛漁村、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的漁村,他們結合“一帶一路”主題自編自演的舞蹈《“海絲”閩南風》,具有濃郁的閩南風情、鄉土氣息,2016年7月參加了文化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全國少兒音樂舞蹈匯演,聲名遠播。
活動中心配有數十名輔導員,設有閩南文化館、陽光書屋、心理咨詢室、古箏器樂室、舞蹈音樂、航模電子、手工制作等二十多個特色課程。方圓數公里的青少年學生歡聚這里,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執棋對弈、乒乓對壘,古箏彈唱、南音演唱,還有陣陣稚嫩的《閩南童謠》吟唱聲。5月中旬,《人民日報》、人民網等媒體記者采訪古洋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的特色活動后,報道稱“古洋村的孩子有夢、有愛、有溫暖!”
石獅市關工委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作為關心下一代的“品牌”項目,經過近10年的發展,紅火的背后也面臨新的困難、存在新的隱憂。
一是活動中心的經費保障認真解決。鎮、村活動中心普遍反映,活動中心經?;⒊掷m性開展活動的經費保障是個大問題。因為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生人多,夏天炎熱,為輔導老師和孩子們提供飲用水所需的經費,日積月累也常常發愁。
二是關愛輔導人員結構急待優化。五老豐富的閱歷、滿腔的熱情和較強的責任感,是關工委開展關愛下一代活動的特點和優勢??陀^存在的觀念、知識、年齡差距也容易成為局限性的劣勢。參加校外活動中心的大多是00后、10后中小學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面對孩子們一個個網絡新詞和稀奇古怪問題,鎮、村(社區)關工委、輔導站(點)的老同志時常一時語塞、一臉茫然,甚至束手無策。
三是活動中心輔導內容須豐富。目前,鄉鎮、村(社區)一些青少年活動中心(站、點)的輔導教育項目內容少、周期長。有的校外活動輔導站“圖書角”藏書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未更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化,使活動中心的電腦輔導教學項目內容“遇冷”,這些因素影響青少年學生參與社會教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四是活動中心周邊環境存隱憂。目前許多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都是利用舊校舍、舊村部場所改建而成,這些房屋有的比較陳舊,有的臨近鬧市或商業游戲廳,給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安全管理帶來諸多不便。活動中心負責人常常為孩子們往返路上復雜的交通安全環境操心不已。
對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陣地建設持續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石獅市關工委領導分小組深入各鎮、村和民營企業關工委調查研究,推出了解決困難和問題的系列舉措。
一是統籌解決基層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經費保障。石獅市關工委積極努力爭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在全省率先實行127個村、社區關工委常務主任每月400元補貼制度,列入市財政專項預算,激發村級關心下一代工作活力,落實了“事有人管”問題。發揮關工委五老人多、面廣、 威望高的獨特優勢,通過走訪近200個民營企業、街市店鋪,動員社會愛心人士、港澳同胞,募集500多萬元成立福建省第一個基層關心下一代專項基金會。專項基金每年的利息收益,主要用于鎮、村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站、點的經費補貼和對留守兒童、流動人口子女及特殊困難群體青少年的關愛活動,解決了“事無力辦”問題,確保了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持續發展,產生積極良好的社會影響。
二是資源整合優化基層社會教育活動師資結構?!伴_動大腦,就不會被困難嚇倒!”這是石獅市關工委領導常念的“口頭禪”。針對鎮、村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站(點)輔導人員結構問題,石獅市關工委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優化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師資結構。首先就地“取才”,聘請各村(社區)的大學生村干部兼任村級關工委秘書,協助日?;顒娱_展。其次就近“引才”,鴻山鎮東浦村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結合漁村特點,與泉州市海事局、漁業局聯手,經常邀請青年干部來活動中心舉行“海上救生演練”“捕撈體驗”等趣味活動,讓孩子們樂開懷。蚶江鎮關工委警民共建的洪窟青少年活動中心,建立仰恩大學、閩南理工學院、職專幼師學校的大學生實踐基地,組織實習生、志愿者利用周末、節假日到活動中心為孩子們開展課業輔導、手工制作、“智力闖關”等活動。中小學生與實習生年齡相近,興趣相通,使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迸發活力,其樂融融。
三是創新理念豐富基層社會教育活動項目內容。石獅市關工委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在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兩史”“三愛”宣傳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的同時,不斷豐富基層青少年社會教育的活動內容,潤物無聲地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石獅市關工委、檢察院、玉湖社區等單位聯合建設的“青少年社會幫教基地”,在完善預防青少年治安、涉毒、交通、消防等違法犯罪宣傳教育功能的基礎上,增加青少年喜歡的電子科普游戲、聲光電多媒體智力闖關等新項目,引導青少年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石獅市關工委嫁接13家農莊、農業合作社建立青少年勞動實踐基地,拓寬關愛渠道,豐富關愛服務內容。組織中小學生進農莊開展勞動體驗,讓久居都市的孩子懂得了“胡蘿卜是怎么種的?”“魚是吃什么長大的?”
四是協調聯動凈化基層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環境。石獅市關工委發揮“三網三聯動”機制,與文明辦、文化、公安、環保等部門聯合加強鎮、村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站、點周邊的環境整治。取締不良游戲廳,優化文化市場環境;加強青少年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教育,邀請鄉村輔警、聯防隊員協助活動中心做好周末、節假日學生參加校外活動的交通疏導護送工作,改善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的治安、交通安全環境整治,確保中小學生、孩子們在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安全、快樂地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