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讓胡路區關工委
愛心企業聯合會
——探索民營企業家救助貧困生新路子
大慶市讓胡路區關工委
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關工委為了解決區內貧困生失學問題于2012年9月成立了愛心企業聯合會。幾年來,會員企業已發展到165家,企業家會員發展到330人。到2016年,累計籌集資金物資共計 360余萬元,救助貧困學生5100余人次。
區委領導非常重視愛心企業聯合會的工作,撥專款10萬元作為辦公經費,并逐年列入區財政預算;從機關騰出2間房屋作為辦公室;從現有編制中抽調6人成立區愛心辦,負責具體工作。
一對一,包干救助。就是民營企業家與貧困學生一對一對接,對學習所需一切用品、費用按人頭包干。四年來,有105個民營企業家分別與108名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使他們如期完成學業。
每逢節日,額外例行救助。民營愛心企業聯合會的救助活動,除了常態化的救助外,還形成了一套例行救助的慣例。比如,每逢“六一”兒童節,民營愛心企業聯合會就聯合區教育局為貧困學生送去節日禮物,讓他們也能過上愉快的節日。到2016年,用于這方面的資金達36萬余元。
重在治本,從源頭救助。在救助貧困學生的過程中,愛心企業聯合會發現,大多數貧困生都是因為父母一方或雙方沒有工資收入。光有資金救助還不夠,必須為他們的父母解決就業,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擺脫貧困。企業聯合會根據學生家長的實際情況,為其在企業安排適當工作,使他們實現就業,從根本上解決家庭貧困狀況。幾年來,愛心企業共安排6位貧困生的父母就業。
提升檔次,整體救助。為了幫助新華小學建立電腦教室,民營愛心企業聯合會一次性捐助電腦30臺,提升了學校硬件水平。為了使轄區農民工子弟集中的中小學所有新生入學都能穿上新校服,愛心企業聯合會的會員企業每年定做800套校服,開學前送到貧困生手中,共捐贈2400套,價值36萬元。
拓寬領域,輻射救助。民營愛心企業聯合會在完成區內救助貧困學生任務后,還力所能及地把愛心向區外和其他領域輻射。為林甸縣、杜蒙縣關工委和大同區雙榆樹鄉中學送去了30臺電腦,改善了兄弟縣區教學條件。四川雅安地震后,為災區兒童來大慶參觀贊助往返機票5萬元。第七分會堅持為東湖地區環衛工人送免費早餐;民營企業家王禹涵為環衛工人捐送羽絨服100件,價值4萬余元;民營企業家王巍為老干部捐送150套蠶絲被,價值5萬余元。逢年過節,民營愛心企業聯合會都組織部分民營企業家到區敬老院及其他托老機構,對老人們進行慰問,有時還帶去文藝隊為他們演出。
領導帶頭,率先垂范。民營愛心企業聯合會成立后,領導班子始終走在前列,帶頭捐助。區關工委副主任尹洪閣,拿出自己部分工資,捐助了10名貧困學生;會長王占領除承包救助8名貧困生外,每年還拿出5萬元,捐助貧困生。
企業家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善舉,為區委、區政府分了憂,為貧困家庭和失學兒童解了難,為社會穩定和諧作出了貢獻。民營愛心企業聯合會副會長馬鑫榮獲大慶市首屆“十大公益慈善人物”獎和全國“奮力實現中國夢影響力優秀人物”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