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申
張寶田是太行山下槐樹坳人,這一年,他的兒子也到了入學的年齡。
這天,寶田跟媳婦商量,把兒子送到縣城里去讀書,他們可以一邊打工一邊陪讀。寶田媳婦聽了,滿口答應下來。
于是,寶田聯系了縣公辦實驗小學,一切打點妥當,并在小學附近租了房子。說起來也巧,給兒子報名那天,寶田看見學校門口貼著一紙廣告,為學校招聘兩名廚師,月工資2500元。寶田在家干的就是廚子,做得一手好菜。看到這樣的廣告喜出望外,立馬去應聘,接著就被錄用了。有了這份工資,寶田一家三口在小縣城的日子也就能過下去了。
轉眼三年過去,這年寶田媳婦生下二胎,是個閨女。兒女雙全,寶田高興得熱淚盈眶,可高興過后問題也來了:添人加口,寶田那點工資明顯不夠用了,他琢磨著得設法多賺錢。
這天,寶田看到一則招聘投遞員的廣告,工作時間是每天上午8點到10點,下午3點到5點,總共4個小時,月工資2200元。寶田眼前一亮,心中大喜:這份工作對路,跟我在學校做三頓飯的時間正好能錯開,于是,他興沖沖去應聘了。
三年前,寶田在學校上班時,學校沒跟他簽訂勞動合同,自然也就沒有上社保,那時寶田剛進城,對這些也不懂,想著只要不拖欠工資就心滿意足了。而寶田這次找的兼職,工作單位不但跟他簽訂了勞動合同,還給他按時繳納了職工養老保險。
寶田一人兼兩職這事,并沒有對學校故意隱瞞。校長了解他家情況,認為寶田兼職對學校工作沒有影響,也就沒有干涉。
轉眼又過去了六年,學校要搬遷到六公里外的新校區,這下子寶田可犯了難,每天要到那么遠的地方上班,保準會影響到自己那份兼職。
校長看出了寶田的心思,便約他談話:“寶田,要是到新學區工作你覺得有難處,干脆別干了,我們招聘新人吧!”
寶田在城里混了這么多年,對法律知識也多少有了點了解,他試探著問:“校長,我辛辛苦苦在學校干了九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一句話說不讓干就不讓干了,總該給俺點補償吧!”
校長卻不客氣地說:“什么補償啊?又不是我攆你,再說,你與你兼職的單位是勞動關系,簽訂了勞動合同,人家也給你繳納了職工養老保險。可咱們呢?學校解聘你,雙方解除的是勞務關系,勞務關系是沒有補償的,再說學校也沒這份錢。”
這下子寶田可傻了眼,學校與他到底是勞務關系還是勞動關系?難道學校真的不該給他一點補償嗎?
律師點評:
《這樣的兼職合法嗎》涉及的法律問題,即勞動者在不影響彼此勞動紀律的前提下是否可以身兼兩職。
根據法律規定,一般情況下,一個勞動者只能與一個工作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但是,在不妨礙另一個工作的情況下,只要兩者之間沒有沖突,法律上并沒有禁止勞動者兼職。
故事中,學校對于張寶田的兼職是知曉并默認的,且張寶田沒有違反學校的工作紀律和制度,而從形式看也完全符合勞動關系法定條件。雙方沒簽勞動合同是學校的過錯,學校不僅應該支付張寶田相應的補償金,還應當承擔因不簽勞動合同產生的法律后果。
(題圖:張恩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