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商務部等6部委出臺的《關于促進我國汽車產品出口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精神,更好地幫助國內企業了解國外汽車市場政策、技術法規和認證制度,積極應對國外貿易壁壘,促進我國汽車產品出口持續健康發展,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下,由重慶、上海等12個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主辦,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CATARC政研中心)承辦、杭州海派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協辦的“2017年第十屆重點汽車出口市場政策法規宣講會”于10月24—25日在天津成功召開。商務部外貿司商務參贊宋先茂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到會致辭。12個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200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企業近30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本屆宣講會邀請了T?V南德意志集團、馬來西亞交通部、印度汽車研究協會、華晨汽車國際貿易公司、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派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內外相關單位的8位專家,圍繞歐盟、東盟、印度、伊朗、俄羅斯、中東及海灣地區、拉美、北美等“一帶一路”沿線及重點出口國家和地區,對汽車產業、市場政策和認證法規等最新情況進行詳細介紹。
商務部外貿司商務參贊宋先茂在致辭中指出,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今年以來,汽車出口實現了近年少見的高速增長。整車出口主要呈現4個特點:一是出口量自2016年7月起連續13個月正增長,但出口均價下降。二是伊朗、拉美等傳統出口市場需求復蘇,對美國出口放量增長。以出口額計,美國已成為我國第二大汽車出口市場。三是自主品牌仍是出口主力軍,但占比較去年同期下降;外資品牌出口增長迅猛,出口額占比超過三成,創歷史新高。四是企業“走出去”力度加大,海外產能超過百萬輛,成套散件方式出口占比提高。
宋先茂強調,汽車產品是我國前十大類出口商品之一,商務部高度重視汽車出口工作,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從供給側發力,采取有力措施,推動汽車出口健康有序發展。一是加強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設,發揮基地在汽車行業出口轉型升級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二是繼續實施汽車出口資質管理,規范出口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三是強化金融保險支持,支持企業建立和完善國際營銷和售后服務網絡。四是配合“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汽車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五是充分利用多雙邊合作機制,通過政府間磋商和合作,幫助企業防范風險,有效應對貿易壁壘。
自2008年以來,重點汽車出口市場政策法規宣講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九屆,今年喜迎第十屆。值此之際,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對到會的各位領導、專家、汽車界同仁以及媒體表示歡迎。對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及12個汽車出口基地一直以來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行業服務能力的信任和肯定表示感謝。
高和生表示,2007年以來,在商務部、天津市商務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整合情報所、標準所、試驗所、體系中心、工程院等部門的內部資源,積極搭建汽車出口公共服務平臺,在信息咨詢、出口培訓、檢測試驗和技術研發等方面為國內出口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獲得政府和出口企業的好評。今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將繼續同出口基地和汽車企業加強溝通,根據實際需求和問題,合理安排培訓內容,努力將宣講會打造成為了解國外汽車市場法規情況的重要窗口。同時加強出口服務平臺建設,與國外相關研究機構在信息咨詢、技術法規和認證等方面加強聯系和溝通,在國內外汽車市場及政策咨詢、技術標準法規、出口檢測認證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為政府和國內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為加快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會后代表們參觀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C-NCAP碰撞試驗及相關檢測設施。
自2008年以來,會議主辦方和承辦方在充分征求出口基地和出口企業意見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宣講會培訓內容和形式,緊跟企業需求,突出培訓重點,共邀請了來自20個國家的82名專家(其中國外專家48名),培訓市場包括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澳大利亞、阿爾及利亞、伊朗、北美、歐盟、東盟、海灣、拉美和南美等20多個國家(地區),就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及政策、技術標準法規等進行詳細介紹。培訓市場范圍覆蓋了我國主要整車及零部件出口市場,并針對部分重點市場如歐盟、美國、俄羅斯、印度、伊朗等,多次邀請專家介紹當地市場及政策最新變化情況。宣講會的成功舉辦獲得了出口基地和企業的一致好評,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汽車出口信息服務平臺,10年間累計參會企業300多家,參會人員3000人次。
此外,為幫助汽車企業更好地“走出去”,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情報所政策研究中心作為具體承辦方,結合自身多年政策研究優勢和經驗,先后為天津、武漢、蕪湖、臺州、廈門、保定等出口基地開展培訓服務提供相關支持,累計組織安排專家10余人次在各基地培訓會上介紹國外汽車市場及政策、技術標準法規和認證最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