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國彪



10月13日,由全國綠化委、國家林業局、中國綠化基金會主辦,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國有林場和林木種苗工作總站、國家林業局宣傳辦公室、河北省林業廳、綠色中國雜志社共同承辦的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塞罕壩。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根據國家林業局張建龍局長的指示要求,國家林業局特別組織“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塞罕壩”慰問團慰問奮戰在一線的干部職工。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率領綠色中國行公益明星團隊深入塞罕壩林場一線,為創造奇跡的塞罕壩人送去了國家林業局黨組的關懷。在綠色中國十人談的電視節目錄制中,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河北省林業廳廳長周金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研究室主任周宏春等領導專家與三代塞罕壩人的代表認真剖析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產生的土壤,深入探討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事跡重要批示精神的強大現實意義,認為林業系統要以塞罕壩林場為榜樣,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全力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
張永利在講話中指出,55年來,面對極端困難的生存環境和極其惡劣的立地條件,幾代塞罕壩人艱苦創業、接力奮斗,堅持不懈植樹造林、營林護林,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原沙地上成功營造了112萬畝人工林,創造了一個荒原變林海、沙漠成綠洲的生態建設奇跡。2016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明確要求把河北塞罕壩林場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范例宣傳推廣,這既是對塞罕壩林場和林業建設事業的充分肯定,也為推動林業改革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提出了更高要求。
張永利強調,當前,我國林業建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人民群眾對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宜居的期盼越來越迫切。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廣泛凝聚更磅礴力量投入林業和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希望通過綠色中國行活動,借助公益明星的影響力和各類媒體的傳播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塞罕壩精神、學習塞罕壩精神、踐行塞罕壩精神,積極加入到植綠護綠的大軍中來;我們希望塞罕壩林場和林業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塞罕壩林場為榜樣,以塞罕壩精神為動力,牢記保護培育森林資源、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光榮使命,堅持對黨忠誠、牢記使命的擔當,堅持迎難而上、艱苦創業的作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堅持接續奮斗、久久為功的韌勁,全力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努力把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藍圖轉化為覆蓋960萬平方公里的生動現實,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周金中說,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忍不住想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1962年,國家林業部決定在塞罕壩建設大型機械林場,來自全國18個省的369名創業者,啃窩頭、喝雪水、住馬架、睡窩棚、戰風雪、斗嚴寒,經過55年的艱苦創業,建成了112萬畝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也鑄造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偉大的塞罕壩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使廣大務林人備受鼓舞。河北林業戰線在深感榮耀的同時,更是感到責任重大、使命艱巨,必須在弘揚傳承塞罕壩精神方面走在前、作表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加快推進國土綠化進程,努力創造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
在大型視頻訪談節目“兩山路上看變遷,綠色中國十人談”中,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河北省林業廳廳長周金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研究室主任周宏春,中國綠化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蓬,國家林業局場圃總站副巡視員管長嶺,著名演員、中國演員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劉勁,塞罕壩機械林場退休職工陳彥嫻,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劉海瑩,塞罕壩機械林場千層板林場場長于士濤與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劉棟棟進行了深入對話。大家一致認為,塞罕壩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通過三代人55年堅持堅守、不離不棄,從“一棵松”到“百萬畝”,從茫茫荒原到生態寶地,幾代塞罕壩林場人伏冰臥雪、艱苦奮斗,在高寒沙地上書寫了改天換地的綠色傳奇。塞罕壩人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造就了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可以說,塞罕壩人種下的不僅僅是一棵棵樹,更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如果沒有對黨的絕對忠誠,就不會具有牢記使命的擔當。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對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六女上壩”的無悔選擇,到望火樓夫妻幾十年如一日的漫長守望,從爬冰臥雪石頭縫里栽種樹苗,到起早貪黑頂風冒雨修枝防蟲,塞罕壩人身上處處彰顯著苦干實干的精神底色。弘揚塞罕壩精神,就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扎扎實實把各項工作向前推進。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從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當前急需解決的事項入手,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精準的舉措,加強環境治理、促進環境改善,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的綠色福利、生態福祉。而學習塞罕壩精神,就是要堅持對黨忠誠、牢記使命的擔當;學習塞罕壩精神,就是要堅持迎難而上、艱苦創業的作風;學習塞罕壩精神,就是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學習塞罕壩精神,就是要堅持接續奮斗、久久為功的韌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把林業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在公益晚會上,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話劇團著名影視演員、周恩來總理扮演者劉勁,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劉媛媛,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李丹陽,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夢鴿,著名作曲家、綠色中國公益大使舒楠,著名歌唱家、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布仁巴雅爾,旅美歌劇表演藝術家、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教授委員會主任張建一,金話筒獎獲得者羅旭,金鐘獎、文華獎民族聲樂雙金獲得者黃訓國,“國際音樂藝術家”美聲組一等獎獲得者張莉莉,第九屆金鐘獎美聲組冠軍、第十屆文化部聲樂比賽“文華獎”金獎獲得者王傳越等為塞罕壩林區職工獻上了一臺精彩紛呈的文藝晚會。
無論是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三個篇章的設計,還是《不忘初心》、《出彩的中國》、《愛在青山綠水間》等節目都彰顯出濃濃的愛國情和滿滿的正能量。特別是專題為這次演出創作的朗誦詩《塞罕壩點兵》大氣磅礴,將三代塞罕壩人創造的奇跡與綠色長征相關聯,將綠色發展的主題鮮明地凸顯出來,得到了現場的陣陣掌聲。
晚會現場還進行了頒獎儀式,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被授予2017綠色中國特別貢獻獎;鋒電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福建省永安林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塞罕壩特別貢獻獎;第一代塞罕壩機械林場務林人代表陳彥嫻,著名歌唱家布仁巴雅爾、夢鴿、摩爾根、徐茜、譚雪梅,舞蹈家金玉被授予2017綠色中國行推廣大使。
據了解,綠色中國行是由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中國綠化基金會主辦,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宣傳辦公室、綠色中國雜志社聯合承辦的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活動開展7年多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先后在14個省、市、自治區、28個地區舉辦,共有20多位省部級以上領導、30多位院士、專家、學者,400多位公眾人物加入,人民網、綠色中國網絡電視面向全球現場直播,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10多家省級以上電視臺實況轉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100多家媒體記者隨行并做了同期專題報道,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目前,這項活動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贊譽度越來越高,已成為面向全社會弘揚生態文明、傳播綠色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平臺和宣傳窗口。
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金華,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王永海,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副局長柳學軍,國家林業局造林司副司長王劍波,國家林業局宣傳辦公室副主任李天送、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月華,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菅寧紅,河北省林業廳副廳長劉鳳庭等相關部門領導參加了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塞罕壩慰問活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