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國彪



10月13日下午,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代表國家林業局、國家森防指親切慰問了堅守在塞罕壩森林防火一線的塞罕壩林場干部職工和森林武警指揮部機動支隊官兵。綠色中國行文藝小分隊深入林場基層、冒著嚴寒,為一線職工和武警官兵進行了一場精彩的互動性演出。塞罕壩林場場長劉海瑩從張永利手中接過了綠色中國行旗幟。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根據國家林業局張建龍局長的指示要求,國家林業局特別組織“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塞罕壩”慰問團慰問奮戰在一線的干部職工。
雖然北方剛過中秋,但地處壩上的塞罕壩已經迎來了第一場降雪,且最低氣溫已經達到零下10度左右。冒著瑟瑟的北風和嚴寒,張永利一行來到塞罕壩林場二道河口慰問森警支隊官兵和一線林場職工。
張永利在講話中指出,塞罕壩機械林場的112萬畝人工森林是三代塞罕壩人用55年的艱苦奮斗換來的,是京津地區的生態屏障,對于護衛首都生態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批示中,充分肯定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感人事跡,高度贊揚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強調全黨全社會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駐守在這里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張永利說,為了落實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國家林業局黨組決定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塞罕壩,慰問創造綠色傳奇的塞罕壩林場干部職工。這次綠色中國行的公益明星小分隊深入到塞罕壩森林防火一線,就是要與塞罕壩林場職工、武警森林部隊官兵進行互動表演,以文藝的形式為大家帶來國家林業局黨組和國家森防指的關懷和敬意。希望塞罕壩林場職工、武警森林部隊和廣大當地群眾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從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發展戰略的高度出發,牢固樹立“一盤棋”的融合發展理念,形成共同推進森林防火工作的合力,確保塞罕壩森林的平安,以優異成績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在凜冽的寒風中,著名演員、周總理的扮演者劉勁,著名歌唱家夢鴿,金話筒獎獲得者羅旭,金鐘獎、文華獎民族聲樂雙金獲得者黃訓國,青年歌手莫爾根、樓蘭等為現場的塞罕壩林場職工、武警森林部隊官兵進行精彩演出。雖然天氣很冷,但現場的氣氛一浪高過一浪,掌聲、歡呼聲不斷。
著名演員劉勁說,在塞罕壩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什么是共產黨人的價值觀,什么是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牢記使命、艱苦奮斗、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在各種崗位都有指導意義,作為一名軍人我能為他們演出深感榮耀。
演員黃訓國說,55年時間里,三代人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克難攻堅,終于讓貧瘠的塞罕壩由黃變綠,由綠變美,造就了112萬畝的人工林。這對于我們80后來說是不可想象的,我要好好從塞罕壩精神中汲取養分,做一個強大的自己。
塞罕壩人55年的歷史擔當,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跡。自1962年建場以來,幾代塞罕壩人伏冰臥雪、艱苦奮斗,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生存環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目前,林場內林地面積達到112萬畝,林木蓄積量達到1012萬立方米,每年涵養水源、凈化水質1.37億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可供199.2萬人呼吸一年之用。據評估,塞罕壩資源總價值達到202億元。塞罕壩人以“牢記使命、艱苦奮斗、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思想,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金華,河北省林業廳廳長周金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研究室主任周宏春,中國綠化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蓬,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理事黎祖交、國家林業局場圃總站副巡視員管長嶺,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副局長柳學軍,國家林業局造林司副司長王劍波,國家林業局宣傳辦公室副主任李天送,河北省林業廳副廳長劉鳳庭等相關部門領導參加了慰問活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