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文廣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發力
◎文/張文廣
建平縣從解決難點問題入手,從推進重點工作抓起,積極探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機制、新途徑和新方法,為建平縣域經濟振興發展提供組織保證。
健全體制,完善機制。堅持領導帶動:深化領導干部黨建聯系點制度,安排領導干部每人至少包扶1個鄉鎮、村、社區、非公企業、貧困戶,保證每個村都有鄉科級領導干部掛點幫扶。抓實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黨建項目化管理,著力拉齊黨建“短板”。強化考評促動:制定基層組織建設目標考評辦法,實行同類同考。同時,按照“五個好”要求,對村和社區黨組織工作實行百分制考核。抓好典型牽動:在全縣新選樹黨建工作典型60個,利用多種媒體深入宣傳,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建強基層組織:開展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星級示范、互助幫帶”工作,每個鄉鎮場街至少建成1個、縣直機關及“兩新”組織至少建成6個市級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示范點。按倒排15%左右的比例確定薄弱村黨組織,并采取領導掛點、部門幫扶、企業聯村、選派“第一書記”等措施予以整頓升級。落實“1+3”社區工作運行機制,加快構建區域化黨建格局。實施“兩新”組織“擴面提質”工程,推動出資人是黨員的企業和負責人是黨員的社會組織單獨建立黨組織,年內黨組織單獨組建率提高10%以上。建優黨員隊伍:嚴格把關黨員入口,著力改善年齡和學歷結構。落實黨員骨干“雙千”培訓計劃,采取專題輔導、交流研討、集中培訓等方式,大力實施村和社區黨組織書記、新黨員、大學生村官和黨員創業就業全員培訓工程。建好活動載體:在農村重點開展“黨群共富”“雙培雙帶”“設崗定責”等活動;在城市社區重點開展“共建和諧社區”“黨員志愿服務”等活動;在“兩新”組織重點開展“亮身份、踐承諾、固堡壘、當先鋒”活動;在機關重點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聯村幫戶”等活動。健全工作制度:全面推行“四議一審兩公開”制度,健全村(社區)“三務公開”制度。規范“兩新”組織黨建制度,統一制定完善“三會一課”、黨員管理等制度,實行黨建制度統一設計、統一制作、統一懸掛。
前移重心,強化保障。圍繞“黨性強、作風好、懂經營、會管理、能帶富、善創新”能人標準,推進“能人治村”工程,確保年內“能人型”村“兩委”干部比例達到80%。協調縣直機關工委、縣扶貧辦,整合行業部門項目、資金,加大對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的支持力度。常態化管理黨建基金,縣級財政每年按2‰的比例投入黨建基金,每個村2萬元工作運轉經費、2萬元黨建經費和每個社區3萬元工作運轉經費、2萬元黨建經費、10萬元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做到專款專用。完善鄉級黨建基金制度,每個鄉鎮場街每年投入黨建基金不少于20萬元。堅持一村一策,確保年內所有村集體收入穩定在2萬元以上的基礎上,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50%以上,并選擇50個有潛力的村進行重點培育,力爭分別實現20萬元。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實施黨群服務中心“創建工程”,企業數量達到20戶以上的園(景)區,建成面積不低于5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
(作者系建平縣委常委、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