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華 玉秀
做好融合這篇大文章
◎文/安華 玉秀
“融合”是互聯網思維中的重要概念,提倡透明化的工作方式、方法,體現分享精神,以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重復建設、九龍治水等現象。其本質是互聯互通、跨界共享,目的是降本提效、實現利益最大化。
現實中,有一些領域和部門往往持門戶之見、行封閉之風,單打獨斗、各自為政,不僅加大了日常工作的難度,更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極大地降低了辦事效率。互聯網思維告訴我們,融合是一篇大文章,在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方面,每個組織和個人都要跳出小圈子,主動把自己擺進經濟社會的大體系中,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以解決群眾困難為導向,用系統思維看問題,打通部門間的條塊格局,優化工作流程,做好資源整合、互聯互通,從而降低工作成本,切實提高服務效率。
要互聯互通。在涉及群眾利益、提高為民服務水平方面,各部門實現資源互聯互通,能極大地降低群眾的辦事門檻,方便群眾,減少困難。如果一個部門或多個部門間都存在著無形的“墻”,溝通不暢,缺少配合,必將導致互相扯皮推諉,各自消耗嚴重,提高溝通成本,影響工作效率。做好融合這篇大文章,各部門要主動打破本位主義、部門利益,能夠分享的資源盡量分享,以促進業務協同,降低工作成本。信息不分享就是死信息,“信息孤島”的存在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要統籌推動。這是打破各部門各行其是的現行狀況,加快加強融合的重要一步。只有統一指揮、統籌協調、形成合力,才能推動科學發展。統籌推動需要統一認識。融合發展是勢不可當的趨勢,也是符合群眾利益的根本要求。各部門要認清形勢,主動去適應這種變化,統一認識、達成共識,積極轉觀念、促統籌。統籌需要明確主體責任。由主要部門擔當起統籌推動的責任,統一指揮、安排部署、統籌協調,在緊要處發揮領導作用,推動部門間的業務統籌、合作發展。還要制定相應的機制體制。在跨領域、跨部門合作中,我們要有勇氣去打破傳統的機制體制,承受起這種轉型可能帶來的自損利益的陣痛,通過機制體制創新解決一些權責不明、界限模糊的問題,從而厘清責任分工,使得各部門在各司其職的基礎上不斷釋放潛力、活力,形成合力。
要有效整合。融合不是簡單的資源疊加或撤并,而是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利用信息化手段,對資源了然于胸,進行有效整合,實現優勢互補。要整合資源。在清楚現有情況的基礎上,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優化配置,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實現最大效益。尤其在涉及為社會服務、為群眾服務方面,要實現數據、服務的匹配和共享,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發揮組合的最大效能,形成線上線下、各部門之間的統一服務,提升服務水平,提高工作效能,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要發揮優勢。各部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找準特點特色,充分發揮和強化自己的優勢,激發部門的內在活力,大大提高效率,提升融合的效益。
在互聯網時代,只有各部門牢記宗旨,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密切配合,做到“十個指頭彈鋼琴”,才能做好融合這篇大文章。
本欄編輯/牛澤群 郵箱/gcdynz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