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吉軒
嚴管在日常 治病在初始
——遼寧實踐“四種形態”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文/廖吉軒
“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全會的決策部署上來,緊密結合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從嚴抓思想、抓管黨、抓執紀、抓治吏、抓作風、抓反腐,堅決打贏從嚴治黨、正風肅紀、修復政治生態這場攻堅戰,為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2016年11月20日,在全省14個市新一屆市級“兩委”領導班子集體廉政談話教育學習班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希與大家面對面進行了集中約談,這代表了省委對領導干部的殷殷重托,也是全省人民的由衷期盼。
當前,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正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遼寧拉票賄選案發生以來,修復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任務十分艱巨,省委主動擔起全面從嚴治黨和推動振興發展的重擔。
2016年,遼寧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不斷凈化和修復良好的政治生態,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正能量,為這片黑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機。
從嚴治黨,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省委將把住領導干部“黨風廉政意見回復”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實硬。
14個市“兩委”換屆期間,按照省委要求,省紀委共完成了對642名推薦人選的黨風廉政意見回復,其中就包括對領導干部的多次約談,堅決防止“帶病提名”“帶病提拔”。
省紀委不回避、敢碰硬,組成了90多個專項檢查組,抽調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紀檢干部,形成了從具體執紀人員、室主任、分管常委、分管副書記到省紀委書記的一條“責任鏈”,層層把關。對14個市推薦人選開展問題線索的大起底、大排查。對信訪反映的領導干部逐一核查,堅決防止一核了之,而是一查到底;對于發現的問題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糾正,防止發生“病變”。
“如果發現哪個省管干部有問題,省委帶頭談。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領導按分管工作分別談。”省紀委信訪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信訪室每隔一段時間會將各地區、各部門主要領導執行六項紀律和落實“兩個責任”方面存在的問題,以“要聞摘報”的形式直接報送省委。尤其是今年巡視反饋以后,就落實巡視整改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已約談省管干部多人。
去年8月以來,13名廳級干部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受到了紀律處分。他們在接受省委書記、省紀委書記談話后,深受觸動:“黨組織的談話如同當頭棒喝,讓我們警醒。以前忽視這些違紀‘小節’,這回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紀委在我們違反紀律之初給予紀律處分,是愛護我們,防止以后出更大問題。”
黨委帶頭,把功夫下在平時,通過談話的方式,教育提醒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決不灰心,帶著改造錯誤的決心,重新投入到振興發展的工作中。”面對紀委的談話,58歲的某市廳級干部老錢(化名)聲音顫抖。
老錢入黨35年,獲得過很多榮譽,不久前因為違反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被給予留黨察看處分。處分結果宣布那一刻,壓在老錢心中的石頭落地了。“組織上沒有‘一棒子打死’,而是給了我改過的機會?!?/p>
老錢是眾多違紀干部的縮影。
當黨員干部剛出現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時,有人站出來提醒,有組織提早處理,能夠防微杜漸,防止小病養大、大病惡變,防止“好同志”變成“階下囚”。
省紀委負責人說,不以懲治“極極少數”代替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監督,衡量從嚴治黨的成效,更注重誡勉談話、函詢了多少黨員干部。2016年,我省各級紀委誡勉談話1543人,函詢3614人次。為了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各級紀委將監督執紀的關口前移,既用紀律尺子衡量,又用高標準引領;既講問題,又提希望;既談清談透問題,又鼓勵放下思想包袱;既讓觸犯紀律的領導干部觸及思想和靈魂,又達到口服、心服、信服的效果。
在對涉及撫順東洲區委原書記徐波、新撫區委原書記劉凱案件的265名黨員干部進行處理時,撫順市紀委綜合運用了“四種形態”。相關辦案人說,準確運用“四種形態”,及時治“病樹”、拔“爛樹”,保護了整片“森林”。
鐵嶺市委原書記吳野松,沈陽市政府原副市長祁鳴,大連市委原常委、常務副市長曹愛華,省人大常委會原委員尹亮,省政協原常委周連科先后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2016年,省管干部被紀律審查的消息密集地出現在新聞媒體上。省紀委通報嚴重腐敗案件41起,損害群眾利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378起。
“堅持‘零容忍’,持續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既要抓早抓小,及時查處違紀的黨員干部,更要堅決查處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的黨員干部,以此彰顯黨紀國法的嚴肅性?!笔〖o委相關負責人說,這有利于發揮震懾作用,強化“不敢”的氛圍,實現懲治“極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政治和社會效果。
“四種形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必須整體把握、綜合運用。2016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9454件,處分17855人,其中,給予紀律輕處分13863人,給予紀律重處分3992人,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移送司法機關333人。
遼寧省綜合運用“四種形態”后帶來的最大變化是,執紀方式從過去盯違法轉向盯違紀,由注重紀律處分轉向綜合多種處置手段,由注重查處違紀問題轉向注重嚴肅追責問責。紀委的監督執紀從信訪處理方式到線索處置方式再到案件審理方式上都在發生變化。尤其是紀律審查中,改變追求貪腐數額、影響大小和“吃干榨凈”的慣性思維,避免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對違法行為的查處上,堅持快查快結。
“管的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不是松了而是嚴了。轉的是執紀的方式,變的是執紀的理念?!北鞠形N?、紀委書記石崧在接受采訪時說。
如今在各市,約談黨員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是新鮮事了。黨委不僅不當“甩手掌柜”,而且主動擔責。鞍山市千山區區委書記馬成志上任不久,就因為該地區黨風廉政建設考核不達標成為被約談的對象。此后,他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這根弦繃得更緊,千山區考核“戰績”節節攀升。
為了讓紀律真正成為管黨治黨的一把戒尺,全省各地積極探索實踐“四種形態”的好辦法、新路徑。省紀委出臺了《關于誡勉談話的具體辦理辦法(試行)》 《關于對省管干部進行談話函詢的暫行辦法》,在制度建設上進行探索。省紀委搭建的“問題線索查處與反饋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運用“四種形態”監督執紀插上科技翅膀。
踐行“四種形態”,全面從嚴治黨,全省上下全力營造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氛圍,堅決打贏從嚴治黨、正風肅紀、修復政治生態這場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