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淑霞 楊巧寧
一次特殊的談話挽回經濟損失3000元
■ 劉淑霞 楊巧寧
“你購買的是什么型號的水泵?”
“是一套型號為200QJ32-156-25KW的潛水泵。”
“水泵是從哪里買的?”
“某鎮新星水泵經銷處。”
“購買水泵時,你付了多少錢?”
“我付了8200元。”
“根據票據上顯示的地址,我們已向經銷商咨詢過,這個型號的水泵不是8200元。你實際付了多少錢?”
被問者兩手交叉在一起揉捏著,一時語塞。
“你好好想想,水利局批復的飲水安全項目配套資金是用來解決群眾的吃水困難問題的。這是扶貧款。你想清楚了再回答。”
又是一陣抓耳撓腮:“唉!我當時也是鬼迷心竅,實際只付了4200元,開票時讓多開了些……”
以上是芮城縣紀委駐水利局紀檢組針對農村飲水安全單村工程自采環節中存在的廉政風險點,進行廉政約談時的一個場面。
不久前,芮城縣水利水保局供排股向某鄉王澗村下達了更新水泵的市級配套項目。縣紀委駐水利局紀檢組本著教育在先、預防為主,將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關口前移,做好事前控制的目的,與該村項目法人代表受委托人進行了廉政約談。約談中發現,該組購買的潛水泵價格高于市場價。他們將此事請示領導后,與經銷商進行了核對。原來,該項目的法人代表受委托人在為某鄉王澗村購買潛水泵時,實際花費4200元,水泵安裝服務費用1000元,共花去5200元,而發票開成了8200元。事情終于水落石出。
縣紀委駐水利局紀檢組就此問題立即向水利局供排股下達了某鄉王澗村飲水安全項目整改通知書,要求10日內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刻反思,并制定出整改措施,原票據作廢,并要求某鄉王澗村的飲水安全配套資金按實際支付價5200元予以報賬,此舉為水利水保局直接挽回經濟損失3000元。
一次特殊的約談,排除了一次廉政風險,及時解決了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將腐敗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芮城縣紀委正是通過廉政約談,把工作做在平時,把問題解決到事前,通過內部監督、外部監督和上下監督,筑牢了黨風廉政建設防線。
(責編:許樹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