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鈞
一場靜悄悄的觀摩會
◎文/劉鈞
沈陽市沈北新區財落街道黨工委在大辛二社區組織的文化活動觀摩會,居然靜悄悄地就結束了,而與會人員卻又對這個觀摩會紛紛點贊。這個事就像是頭條新聞一樣,在財落街道和沈北新區傳開來。
財落街道大辛二社區是一個農村社區,有黨員103名。因黨員較多,由黨支部變成了黨委。由于社區的秧歌隊舞蹈隊等群眾性文化活動開展得比較好,今年5月初,財落街道黨工委決定于5月17日在大辛二社區組織一次由轄區14個社區參加的文化活動觀摩會。沒想到,5月16日上午,街道卻接到了大辛二社區委婉的“拒絕”電話。經了解得知,社區黨委為更好地維護居民的尊嚴,在組織制定居民公約時,明確了這樣一條規定:有居民去世,社區三天內不組織娛樂活動。5月16日早上有一位居民不幸去世,原定第二天觀摩會中很重要的秧歌隊、舞蹈隊表演自然就得取消了。街道黨工委研究后決定,組織文化活動觀摩會是為了服務居民,而大辛二社區的拒絕是出于對居民的忌諱考慮出發的,值得其他社區學習,因此,觀摩會照常召開,取消秧歌隊和舞蹈隊的表演活動,只參觀靜態的社區文化建設。
5月17日,偌大的文化廣場上雖然看不到居民的娛樂表演,可30余位參會人員卻從社區的方方面面,看到了社區黨委心系于民的真摯情懷。
17棟現代化住宅樓組成的花園小區像是田野中的城鎮。這是2008年社區黨委抓住沈北大發展的歷史機遇,創新性地借助社會力量,率先實施的村屯改造工程,使社區居民全部住上了新樓房。新建的居民小區物業服務全面、園林景觀環繞,已基本實現了“六化”,即環境綠化、路面硬化、道路亮化、小區凈化、樓前美化、管理優化,成為省級“環境優美社區”,人居環境得到徹底的改變,實現了從鄉村到城鎮的歷史性跨越。
園區內帶有充電站的電動車存放棚和農機具存放場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大辛二社區的創新之舉。居民上樓后,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社區黨委適時把工作重點確定為:為居民解除后顧之憂。帶有充電站的電動車存放棚讓樓道不再堵塞,農機具存放場使各家各戶的生產工具有了妥善的存放地,社區變得整潔有序。
小區里的一條綠地甬道被居民津津樂道。原來綠地鋪成不久,被人生生踩出了一條小路,破壞了整體環境。于是有人建議安上護欄,有人建議抓住亂走的人罰款。黨委調查后發現兩樓之間沒有直線通道,相互來往要繞很大一圈,于是社區黨委決定在走出的路上鋪上石板,修了一條綠地甬道,這樣既方便居民通行,又美化了環境。這條甬道被居民稱為“愛民小路”。
社區黨委班子認識到,農村的發展要靠文化的推動、村民的成長要靠文化的洗禮、明天的美好要靠文化的滋養。因此,黨委精心打造社區文化,用文化的功能建設新農村、培育新農民、開啟新生活。8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設有圖書室、電教室、健身室、發展歷程館等,全天候向居民開放;占地7000余平方米的社區文化廣場大氣恢弘、設施完善,建有籃球場、排球場等,是居民開展體育健身活動的樂園;孔子學堂精彩講座不斷,用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培育農民;萬余平方米的勞模公園綠樹成蔭,亭臺樓榭供人們賞景觀光,文化長廊散發著濃郁的泥土芳香,展示著新農民的精神風尚。
沒有任何表演的文化活動觀摩會結束了,而與會人員卻從中學到了大辛二社區文化建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