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海信(原創)
蛇鵲大戰
■ 楊海信(原創)
我在廬山風景區目睹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蛇鵲大戰。
一條長約150厘米的花紋林蛇突然從一棵大樹上摔了下來,引起游人的一陣驚呼。緊接著,一只約摸一尺長的紅嘴長尾喜鵲俯沖而下,落在了蛇的跟前。經過短暫的僵持,喜鵲突然飛起,對著蛇的頸部狠狠地一啄。
于是,在游人的圍觀中,一場看上去實力懸殊的搏斗就這樣開始了。
只見勇敢機智的喜鵲總是瞅準時機毫不猶豫地去啄蛇的頸部,盡管有十多次眼看著就要被蛇咬住,但它總能迅速地飛起,躲開蛇的攻擊。這是一場消耗戰,筋疲力盡的蛇想要逃走,但喜鵲窮追不舍。最后,在游人的驚嘆中,蛇的頸部被喜鵲啄得傷痕累累,血肉模糊地死了。誰都沒有想到,弱小的喜鵲和兇猛的蛇之間的一場搏斗,會是這樣的結局。這場“大戰”持續了將近一個半小時。
當得勝的喜鵲鳴叫著飛上大樹,每個人都心中一驚——那樹上有一個鳥窩。景區的工作人員剪開了死蛇一段隆起的腹部,發現了一只死去的小喜鵲。原來,那只與蛇展開生死搏斗的喜鵲是在為這一只被吞食的小喜鵲報仇。所有人都驚住了,我也禁不住發出一聲感嘆。
親愛的朋友,請相信,愛總是能創造奇跡。愛自己,愛他人,愛花草樹木,愛周圍的一切,你的人生必然充滿幸福,世界必然更加美麗。
在獲取情報后,要利用小小的郵票,不露痕跡地傳遞出去。盡管最終被識破,但不由得讓人感嘆這“腦洞”開得不是一般的大。
郵票作為“攻心利器”使用是在二戰期間,對壘雙方都授意情報部門偽造對方的郵票,通過郵票的圖案和文字發動攻心戰,達到影響士氣、瓦解同盟、制造混亂的目的。
納粹特務頭子希姆萊率先發動了郵票攻心戰。他指示,先篡改英王喬治五世登基25周年的紀念郵票,故意把喬治五世的頭像換成斯大林,接著又將英王喬治六世加冕紀念郵票如法炮制。此番移花接木的偽造,旨在暗喻英國處在蘇聯的控制之下,從而離間兩國的關系。
希姆萊的伎倆很快被英國情報機關識破,并立即還以顏色。他們刻意把德國郵票常用的希特勒的頭像篡改成了希姆萊,造成其架空希特勒的假象。此招果然有效,希特勒對希姆萊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與此同時,美蘇等國也不約而同地對德國進行了郵票攻心戰。一時間各種仿造篡改的郵票大行其道,以至于交戰各國近四成的信件使用的郵票都是贗票,對雙方前線士兵和后方民眾都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影響,郵票成為不折不扣的“攻心利器”。
而郵票直接成為引爆戰爭的“導火索”,則是在1930年。
當時,玻利維亞和巴拉圭都對大查科荒地提出領土要求。為了宣示主權,1930年,玻利維亞發行了面值2分的郵票,圖案為含有這個有爭議地區的地圖,并注明“玻利維亞的查科”字樣。
此舉激怒了巴拉圭,1932年,他們以牙還牙地發行了面值1.5比索的大型郵票,圖案則是這一地區的詳細地圖,注明“巴拉圭的查科”,同時還刷了一條標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兩張小小的郵票背后是互不相讓的劍拔弩張,此后不久,長達三年的“查科戰爭”爆發,兩個交戰國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一枚小小的郵票居然扮演了如此隆重的戰爭角色,不禁讓人感慨良多。還原郵票文化符號的屬性吧!去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才是它本真的樣子。
(圖/千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