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頭條
黨的十九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全國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樣本之首,上海市11月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顯示,目前全市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企業已占競爭類產業集團總數2/3,混合所有制企業占市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比例分別實現總戶數68.5%、資產總額86.4%、營業收入88.9%、凈利潤93.4%,并探索出以三個“三”為特點的改革模式:
三個結合——一是把混合所有制改革與國資布局調整和開放性市場化重組結合起來。二是把推動國資有序流動和盤活用好國資存量結合起來。三是把國有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進一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相結合。
三道關——第一是方案醞釀過程當中把握好科學決策關。第二是方案決策了以后實施過程當中把好審計評估關。第三是在操作最后臨門一腳的時候把好市場交易關。
三條路徑——第一條路徑是推進國有企業整體上市和核心資產上市。這是本輪國企改革在推行混合所有制過程當中最主要的路徑。第二條路徑是開放性市場化重組聯合,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改革。上海市以產權為紐帶,推進一批跨所有制、跨管理層級、跨行業、跨地域的重組項目,支持國有企業通過合資合作、戰略聯盟等方式,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實施雙向聯合重組;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去年推進上海建科院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兩家民營企業參與,股權加起來占15%左右。第三條路徑是實行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的試點。最近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統一部署,選擇了8家企業分兩批試行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
接下來,上海將以建成一批“代表上海實力、配置全球資源、參與國際競爭”的跨國企業為目標,重點做好聚焦主業,創新技術,鑄造品牌,加強黨建等4個方面工作。通過強化主業導向,實現資源向優勢產業、優質企業和優秀企業家集中。通過央地合作、海外并購、人才集聚等,營造尊重人才、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讓創新成為引領國企發展的第一動力。
另外,上海還將重點完善三項機制。一是繼續推動開放性市場化合作機制,將以市政府與國務院國資委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加快地方國企與央企,以及系統企業之間的戰略重組。二是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加大國資收益對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三是社會創新服務機制,上海以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企業為重點,打造創新創業、城市更新平臺,聚焦產業功能、生態功能、制度創新功能,形成大企業引領支撐、小企業活力迸發,要素完備、開放聯動的創新驅動發展的格局。
未來五年,上海地方國有企業每年將計劃增量投資8000億元左右。其中,產業類企業投資將達到3000億元左右,金融類企業大約在4000億元左右。重點布局在戰略性新興產業。
據最新消息,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已確定將31家國有企業納入第三批試點范圍。
改革備忘
▲10月11日,安徽省發布關于合肥等地開展醫保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到2018年底,合肥市作為試點城市之一,將成立市醫改委,統籌綜合醫改決策,推動“三醫”聯動改革。
▲2018年湖南省開始正式啟動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實施“兩依據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高中將不再分文理科,實行“3+3模式”。老師可以自由選 ,“同班同學”可以經常換。
▲今年6月,上海市浦東新區正式啟動實施統籌核心發展權和下沉區域管理權改革工作,率先改革區鎮事權。重點統籌發展規劃權等5個方面的發展權,強化與下沉人事考核權等8個方面的管理權。
▲今年以來,哈爾濱市在項目審批和服務中創新以“全程在線”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激發市場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