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產學研接地氣,佛山真的是很“拚”
一面是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求智若渴,一面是各大高校積累的科技成果等待轉換,處在珠江西岸“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龍頭城市的佛山比周邊任何一個城市都顯得焦慮。6月3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推進會暨產學研對接大會在佛山舉行,廣東高校全面服務佛山創新驅動發展合作協議等項目簽約儀式和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揭牌。同時,由佛山市市區兩級政府共同設立的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基金正式啟動,首期規模為1億元,重點支持高校科技成果在佛山落地轉化。另外,還簽約和啟動多個項目,首次發布《廣東創新驅動發展供需對接暨佛山校地合作發展報告》。
作為這次產學研對接大會的重要成果,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作為連接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橋梁,將有針對性地為省內高校和佛山企業提供技術擴散、成果轉化、科技評估、中介洽談、創新資源配置和管理咨詢等專業化服務,促成一批高校科研成果在佛山落地轉化,深化校地協同與產學研合作,成為吸引和匯聚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在佛山轉化并拓展到珠江西岸城市的重要基地和平臺。
為保障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的順利運作,佛山市將通過市、區共建,按照“政府引導、科學決策、市場運作、承擔風險”的原則運作,重點支持高校科技成果在佛山落地轉化,并且依托國家級眾創空間“工匠創客匯”,搭建“眾創空間+智能制造+眾包平臺”的線上線下“雙眾服務平臺”。
接下來,佛山還將優化高校建設布局,在全市形成若干環高校知識經濟圈。其中,依托南海大學城,通過“高校資源+產業支撐+政府引導”的創新模式,形成全省有重要影響力的城產人教融合發展示范基地和智造創新生態圈。同時,佛山還計劃依托廣州地鐵七號線,形成廣州科學城—大學城—順德北部片區“科技創新走廊”,推動高校人才、科研等優勢與地方產業、區位優勢互融對接。
您覺得本版信息有價值嗎,有價值,請在《讀者服務卡》上圈109; 否則,請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