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想
西班牙皮革設計師卡門·海喬莎在菲律賓工作時發現當地的皮革業污染嚴重、工人工作環境條件差,而這個國家種滿了菠蘿樹,果實收獲后成堆的葉子則成了廢料。她靈機一動,決定在菠蘿葉上做點文章。潛心研究5年,海喬莎將菠蘿葉纖維加工處理后,變成強韌耐用的“菠蘿革”(Pinatex)材料,其不規則紋理呈現出皮革的奢華質感,可制成皮衣、皮包、皮鞋、皮座等。它可以像帆布一樣被染色,但不像真皮那樣需要用大量化學物質上色,另外原材料菠蘿葉也是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海喬莎希望能幫助果農提升收入,同時繼續研發更多“對動物零殘忍”的材料,取代真皮等材質。






全球每年約4.5萬億個煙頭散落街頭。受不了滿地煙頭的環境危害,荷蘭創業公司“擁擠城市”研發了訓練裝置,通過“特定行為能得到鼓勵”的方式來引導烏鴉識別和叼回煙頭,放入回收桶。裝置底部為煙頭收集器,上面為圓形平臺,先在平臺上放吃的,引誘烏鴉,等烏鴉習慣來此覓食后,再把食物換成煙頭。烏鴉把煙頭推入容器中,待傳感器確認后,裝置上就會掉食物到圓臺上作為獎勵。這種方式讓烏鴉形成條件反射,見到煙頭就叼取,扔進容器。小編擔心的是,說不定哪天叼著煙頭走在路上的你突然眼前一黑……
全球仍有約10億人用不上電燈,很多公益組織的光伏設施安裝和維護成本偏高,民間需要更物美價廉的照明創意。倫敦設計公司德希瓦特的“重力燈”或許能滿足需求。它利用重物(如沙袋、石頭)的重量(約20磅)拉動一根鏈條,鏈條帶動齒輪轉動,驅動發電機,點亮LED燈。這個連鎖反應可使燈持續照明約半小時,燈滅后將重物抬到高處放手即可重新點亮。為方便童叟舉起重物,重力燈還配有滑輪裝置。該設備使用成本低,且壽命長。


近日,兩名澳大利亞沖浪愛好者在英國樸茨茅斯海域,投放了一種帶有濾網的漂浮式垃圾桶,與周邊水位形成至少3厘米的水位差,可把附近水面上的漂浮物都吸引過來。該垃圾桶用潛水泵把水和夾帶的廢棄物一起吸入,再通過桶內的收納袋將水濾出,和泳池濾水器中的撇渣器概念很像。濾網最多可容納12公斤垃圾。一個小艇船塢大約需要4個海上垃圾桶,一個垃圾桶一天下來可收集1.5公斤廢物,相當于每年收集兩萬個塑料瓶或8.3萬個塑料袋。不過海上垃圾桶價格不菲——造價約3000英鎊(約合人民幣2.6萬元)。



廣州一家名為“本土創造”的初創公司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廢料,以自己獨特的創意自主研發出了綠色環保產品:用來自青藏高原上的牦牛糞經高溫殺菌后,和昆侖山脈天然礦石提取出的成分相結合,造出別具一格的吊燈;用水泥做的臺燈、建筑廢渣做的衣服架、牛糞做的花缽等也是其品牌賣點。“本土制造”的觀念、設計和服務更吸引了一批崇尚極簡生活方式的年輕人,該公司目前已實現盈利。 (劉國偉/供稿)
本欄目責編/葉曉婷 yexiaoting@vip.163.com

美景佳肴[土耳其]古爾比斯·多甘·埃克希奧盧

本欄目責編/曲徑qiquwanlu@hotmail.com

腦波電視[泰]塔萬·春特拉

為了業績[美]米格爾·蒙塔納
怪你!怪他!怪我嘍?
[意]安吉洛·坎帕納

老師一來我就沒思路[土耳其]穆罕默德·澤伯

運轉[美]大衛·普倫克特

準點下班[白俄羅斯]馬克維奇·馬里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