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公司:首家綠色供應鏈五星級企業


2016年9月27日,佳能股份有限公司被中環聯合認證中心(英文縮寫CEC)正式授予綠色供應鏈五星級評價證書,成為首家獲得該榮譽的企業。
早在1997年,佳能集團就制定了《佳能綠色采購標準書》,對產品及包裝的供應商提出了嚴格的環保要求,在采購時進行嚴格的環境確認,并將遵守綠色采購標準書寫入采購基本合同中。除了確認采購的材料、零件所含的化學物質外,環保方面的確認還包括供應商是否建立和運行完善的環境管理體制、是否有環保違法違規現象等,在體制管理上保證供應商可以持續提供環保的材料或零件。對于已經通過確認的供應商,每年需要再進行一次全面的確認,確保環保方面沒有出現新的問題。
佳能的綠色采購及供應鏈的管控,基于以下4個原則:
1.對供應鏈中的企業環境體系進行評價。要求企業構筑環境管理體系并開展評價,使企業運行所產生的環境負荷通過構建的體系得以減少。

10月13日,2017綠色供應鏈論壇在北京召開。佳能(中國)采購部總經理今川貴司(右)受邀出席,并就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實踐經驗同與會嘉賓進行分享和探討。
2.對供應鏈中的企業活動進行環境績效評價。通過其體系有效地運用,保證企業活動遵守環境法律法規,使禁用的化學物質不被使用,限制使用的化學物質減少使用;相關的公共環境(水、氣、聲、渣)的排除得到有效控制。
3.對供應鏈(商)的化學物質的管理體系進行評價。要求供應商提供給佳能產品的全生產過程、全部相關領域以及全部相關方,建立起化學物質的管控體系,佳能會對其組織上、體系上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從源頭上確保體系穩定運行。
4.對供應鏈(商)所提供的產品(材料、輔料以及部件等)的環境績效進行評價。對“禁止使用”及“限制使用”的化學物質實施評價與管控。
在中國,佳能在實施集團的綠色采購標準的基礎上,更重視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對供應商進行環保確認。在供應商評估階段,佳能使用了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的數據庫,對照全國各地環保部門的監管記錄,對中國地區供應商是否有環境違法情況進行確認,并追加為中國地區供應鏈管理的正式確認項目。對于廢棄物處理的供應商,佳能也進行嚴格的確認,甚至會確認到最終的處理企業,通過定期的確認保證佳能公司產生的廢棄物得到合法處理。通過以上方式,佳能提高了供應商和潛在供應商的環保意識。近年來,佳能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各界的認可,在IPE公布的企業綠色供應鏈排行榜上,佳能的排名也逐步上升,優秀的案例還被選入IPE的2015年度報告中。
作為影像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佳能一直秉承“為綠色而行動(Action for Green)”的環境愿景,將環保視為企業的使命和責任,除了綠色供應鏈的管理,其綠色、環保、節能的理念還貫穿于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研發設計、生產、使用、回收)及企業經營發展的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