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萍
(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江蘇 海門 226141)
在展示中提升課堂互動的細節
沈 萍
(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江蘇 海門 226141)
現代教育實踐表明,在創設質疑的情境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能生成有效的課堂.怎樣才能將有效的處理好課堂教學環節交錯、課堂的展示細節,讓課堂的高潮此起彼伏呢?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對展示環節需要注意的細節的一點認識,僅作為搭建教育同仁們借鑒的平臺.
展示;互動;細節
課堂展示就是學習過程中獲得的體驗過程進行展現交流,是對質疑、釋疑內容的進一步整合.怎樣才能高效展示?是否需要將導學案中創設的質疑一股腦的都展示出來?作為概念性的簡單的問題有沒有展示的必要?是否只是選取重點、難點、有爭議的質疑進行展示?諸多的細節讓人深思.
化學盡管是實驗科學,但還是有相應的化學理論.化學理論概念抽象,建立在原子、分子的基礎上,讓學生去展示是無從下手的,像活化能的概念就是如此.這樣的化學理論概念在高中階段是有很多的,唯有通過教師講解建模、分析點撥才能建立概念.基于基礎性的知識,無需思考,不能拓展思維,不需要學生展示,而且耗時過長,不符合課堂的實情,像探究鋼鐵的腐蝕實驗過程,在課堂是不能完成的,不作為展示,但學生可以創新方法進行展示,比如錄制微視頻的方法.
展示應該是對創設的質疑情境釋疑過程的展示,它以合作小組為單位,小組合作學習應有明確的分工.有了分工才能使小組成員積極參與,相互磨合,相互交流,讓課堂互動起來.
學生都有展示的權利,但需要根據學生個人的知識層面來確定釋疑的主題.積極的心理學認為,高中學生好自我表現,在課堂上都是迫不及待地想去一展才華.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征來營造展示氛圍再恰當不過了.學生唯恐在班級展示過程中出現失誤,就會進行反復板演或在組內交流,再嘗試參與班級展示,這樣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對知識進行了“反芻”,就容易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學習電解時,可以創設質疑的釋疑情境:①用惰性電極電解硫酸銅溶液,在陽極可能出現的現象是什么?寫出相關電極反應方程式.這可以由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展示.②電解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加入什么物質能恢復原來電解質溶液?這可以由中等程度的學生來解決.③請設計將硫酸銅溶液通過電解的方法得到純凈的銅與硫酸溶液.這就需要知識層面較好的學生來完成了.不同的學生在知識過程中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也使全體學生耳目一新,思維受到沖擊;也會因不同的方法提出異議,或許有了更簡單的方法,更有效的設計……在課堂展示中,作為化學設計,學生就是在不斷探究中解決問題的.展示開始時,學生采用了圖1裝置.

于是,有學生提出質疑,最終的硫酸溶液中會存在少量的硫酸銅,因此與背景材料的要求不符.怎樣才能解決這一矛盾,學生又會再次探究.再次展示就有了新的收獲,如圖2.
這樣就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其他學生也都會感覺茅塞頓開.
展示不僅僅是一個學生的事情,應該是小組集體的事情,也是全班同學的事情.展示成員在釋疑過程中可能思考不太周全,其他成員必須及時補充,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補位不篡位”,否則,相互拆臺、不尊重他人就會讓展示亂了陣腳,課堂就會失控.另外是聽取展示的同學應該積極思考,并在學案上做好相應的筆記.有質疑之處可以舉手發問,有不同見解經過允許后發表看法,甚至可以進一步質疑對抗.在學生展示互動的過程補充自己的知識體系.
例如,化學實驗評價是最常見的,高考客觀題中就有著評價實驗方案正確與否的問題,可以設置為交流的背景材料.如:向某溶液中滴加鹽酸,產生無色氣體,將氣體通入氫氧化鋇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再將沉淀加入稀硝酸,未能溶解,則原溶液中一定有亞硫酸根離子.學生展示的答案正誤各半.為了弄清出錯原因,采用敘述方法展示,很快就可以在相互補充中完美解答.查閱學案時發現學生這樣記錄的:

總之,課堂展示環節是不可缺失的環節,唯有教師創設質疑的情境,做細做精環節,才能達到最有效的境界.通過以上這點點滴滴的教育實踐,希望能給同仁以啟示,在未來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大家一起前行.
[1]楊艷紅.關注課堂細節 提升思維品質——一堂集合復習課的啟示[J].中學教學參考,2015(17):15-16.
[2]王萍.關注課堂教學細節提高教學質量——《電子線路》公開課教學的啟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3):180-180.
[3]凌兆福.充分發展學生的積極性和思維能力——記一堂化學復習課[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1983(2).
[責任編輯:季春陽]
G632
A
1008-0333(2017)27-0085-02
2017-07-01
沈萍(1982.08-),女,江蘇海門,化學教學,大學本科,中教二級,從事高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