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1月22日文章,原題:日本對中國“一帶一路”的曖昧路線 日本外務大臣再度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表達一種含含糊糊、不置可否的興趣。看起來,日本正在利用傳統的“曖昧策略”應對“一帶一路”倡議。
11月18日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稱,“一帶一路”若以開放的、誰都可使用的方式開展,將對全球經濟非常有利。這是一種典型的曖昧表達,因為河野的講話包含了日方想要加入“一帶一路”卻又對其排他性不滿的雙重意思。
有趣的是,北京方面只強調了積極含義。在11月21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北京注意到河野的講話,中方歡迎日本對“一帶一路”的積極態度”。他還對日方發出邀請,稱“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不僅將為中國的開放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也將為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發展和全球經濟帶來更大的機遇。
近來,中日明顯朝著關系改善發展。日本方面對中國作出一系列友好姿態——包括首相安倍晉三意外造訪中國駐東京大使館的一個活動,并分別在亞太經合組織和東盟會議間歇與中國領導人會面。中國也報以善意。除了外交部發言人發出的邀請,當天中國總理還會見了一支日本商界領袖組成的代表團。
今年7月安倍表示日本愿意參加“一帶一路”,只要該倡議接受國際社會奉行的理念。但與此同時,日本仍抱有防范心理。11月初特朗普訪日期間,美日簽署新協定推動亞洲和非洲基礎設施項目——似乎是替代中國“一帶一路”的方案。在當前形勢下,日本對“一帶一路”的曖昧態度不太可能改變。▲
(作者夏洛特·高,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