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報》:這部劇再度和夏曉昀導演合作,有何感受?
王麗萍:這是我和夏導演合作的第四部戲了,在劇本創作和拍攝中,我們還會爭吵,吵得昏天黑地。我最怕創作中沒有爭吵,有爭吵說明大家有鋒芒和激情,有各自立場。一般我帶了一大幫人和他吵,最終的結果是一半對一半。創作中一定要有這種環節,不要因為是我的作品就覺得都OK。
《綜藝報》:從業20余載,你創作了很多家喻戶曉的作品,現在創作中還會有挑戰嗎?
王麗萍:電視劇是遺憾的藝術。我每次寫戲都覺得不夠好,拍完都會討論很多次,還有哪些地方不足,下部戲可以改進。每次新劇開播前都誠惶誠恐。對于編劇來講,沒有完美的劇,也沒有哪部戲是我最好的,我永遠覺得不夠好。創作《國民大生活》也有大膽挑戰,比如寫我自己行業的事情。
《綜藝報》:如何保持編劇創作的專業敏感度?有什么技巧和方式?
王麗萍:編劇一定要有激情,激情是非常寶貴的東西。廣闊的生活帶給我很多激動的東西。我會參加各種活動,比如社區的活動,我還是社區藝術團團長。和團員們一起跳舞時也會采訪他們,深入生活。如果我創作某一題材,會與這個行業里的人交朋友。有時創作會遇到瓶頸和困惑,但當我遇到那些讓我激動、感動的人,我被感動了,就非寫不可了。
我也會向優秀劇本創作者學習,取長補短,會走出國門拜訪國外優秀的編劇,比如《東京女子圖鑒》的編劇黑澤久子。同時,也向國內編劇學習,前段時間的《我的前半生》就很好,保持謙虛才有進步空間。
《綜藝報》:接下來,你有什么創作計劃?
王麗萍:我在寫一部現實題材新戲 《理想》,是非常棒的故事,書寫的是一種“英雄主義”。我花費很長時間體驗生活,與相近的人物接觸,開座談會。對我來說,立身之本還是寫好劇本,這是我的職業、是必修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