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記者夢”
作一名記者,一直是我從小的夢想。高中畢業后不久,到村里工作,當時自己所在的公社廣播站有自辦節目,為我第一次寫稿搭建了平臺。當廣播站第一次播出我寫的廣播稿時,那種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在廣播站站長的鼓勵下,我繼續為縣廣播站寫稿,稿件陸續被采用,直到1976年3月,我有幸參加榆樹縣骨干通訊員培訓班,第一次見到報社的記者和編輯,這次培訓為我寫好新聞報道奠定了基礎,增強了信心。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長春日報》刊登了我寫的新聞稿,題目是《永安大隊加強林木管護》,當自己的名字在報紙上出現的時候,心情無比激動。
2015年1月,已退休的我被聘為黑林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同年3月兼任榆樹市關工委宣傳報道中心主任,又開始了人生新的報道旅程。在關工委領導和同志們的幫助下,我積極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宣傳報道,到2016年6月,我先后為地市級以上新聞單位投稿80多篇,被《中國火炬》采用4篇。《“五張名片”扮靚榆樹市五棵樹鎮》更是被人民網采用,中國日報網,共產黨員網,新華報業網,中國青年網,解放網,鳳凰網等30多家媒體相繼轉載,為搞好黨的宣傳工作作出了自己積極的貢獻,也圓了我的“記者夢”。
今后,作為一名關心下一代工作者,我要加倍努力,刻苦學習新聞寫作知識,留心身邊的人和事,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接地氣,力爭寫出精彩的稿子。活到老,學到老,寫到老,為搞好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徐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