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媛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0)
《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有感
王婧媛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0)
《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旨在培養學者的創新意識與科研能力,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要端正態度,樹立良好的學風才能在學術和科研上取得建樹。本文通過徐有富先生的《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書中提到的一些寫作方法與程序來談作者對此書的體會和感悟。
《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創新意識;科研能力
徐有富先生的《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讓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徐有富先生是程千帆先生的高足,正如程先生的治學格言:以學心聽,以公心辨,以仁心說。從《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一書中,我讀到了徐有富先生分治學態度上提綱挈領、高屋建瓴的對待學術問題的嚴謹學風,也明白了論文寫作的基本程序和規范。《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為兩個部分,一方面,徐有富先生闡述了治學方法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徐先生規范了論文寫作的方法和程序。下面我具體談一下對這本書的體會和感悟。
首先我認為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乃至業界權威、學術泰斗,從端正治學態度這一方面都應該做好。要明確什么是治學(治學的概念)、為什么治學(治學的目的)、怎樣治學(治學的渠道和途徑)。作為學術性研究生,論文的寫作必不可少,如果不能端正學術態度,樹立良好學風,就無法在學術和科研上取得建樹。這就啟示我們治學過程中沒有捷徑可走,更沒有什么速成的法門,唯有認真二字,加之以勤奮,才能夠有所收獲。
在治學的開始,要選定目標,即研究方向,從選定方向的時候就應該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多加關注,利用已知的知識結構和理論框架架構自己熟知的領域,通過不斷深入挖掘并拓寬相關的知識,形成知識網和知識鏈,對未知的內容進行擴充,這是論文寫作開始前的必備工作,也算是未雨綢繆。
論文寫作最關鍵就是選題,選題要緊緊依據自身的知識結構,通過已有知識進行展開,對其中學術研究的不足之處進行補充。選題要新穎、要有可研究性、要有可持續性,要通過學術研究對今后的發展形成助力。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選題,那么論文將很難進行下去。萬事開頭難,在選題的時候我們還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自己選的題目要有價值和意義,不能想一出是一出,隨便想一個題目,那樣寫這一篇論文就沒有任何學術價值,還要有新意,最好是一些研究的人比較少的方向,在此方向上結合已有的知識結構,從中入手,或是研究前人研究中的未盡之處,即使有人研究過的東西,只有你提出了獨特的見解,是別人所沒有涉及的,那么這樣的題目也是可行的。選題切記要力所能及,根據實際情況同自身專業緊密聯系起來,選題要小,以小見大,選題要新,推陳出新。與此同時,選題要具體明確,不能含糊不清,這樣比較容易把握,寫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此外,在選題方面還應要考慮到能否找到資料的問題,有了詳實的資料寫起來內容才能夠深入。反之,就算選題很好也很有意義,但是找不到相關的資料,尤其是第一手資料,就會很難下筆,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選題確定了以后,接下要為寫作精心準備資料。首先我們要去查閱和收集資料,利用書籍、電子期刊、文庫大量檢索相關文獻,盡可能多的收集資料。在收集資料的時候,要盡量做到客觀全面,不能帶有傾向性,不能抱有成見,不能只找論證自身觀點的資料。要從一手文獻出發,要確保文獻的可靠性。同時對于文獻中沖突抵牾的補分,要加以甄別。對于重要史料要重點分析,對于一般材料也要加以分析和理解。除此之外,還要查閱與自己研究題目相關的學術期刊,其中一些重要的期刊要做到精讀,這樣才能夠對課題的海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有全面的把握。在讀專著和期刊論文的過程中,要注意到作者是如何論述的,學習方法論層面的寫作技巧,同時要擴展開來,對其所有的寫作引用和參考文獻進行閱讀。
寫作是論文的重中之重。經過查閱和收集資料,結構內容的構思列出提綱,在寫作中可以根據提綱,及時修正,以確保論文的完美。首先標題要高度概括論文的主要內容,做到準確,簡潔明了,讓別人一目了然,所謂窺管見豹,可得一斑,通過標題就知道這篇論文的主題內容。其次是論點要明確和準確,要保證自己的論點不能被輕易的推翻,同時要善于用簡明扼要的話卻表明論點,這樣才能讓讀者了解并容易接受你的觀點,不要說了半天也沒有說清楚。再次論據要充分,因為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證據,亮明自己的論點,論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論據是為論點服務的,要做到真實,如果證據不真實,那么論點也就站不住腳了。在論文寫作中,我們不可能不引用別人的觀點,不過要在論文寫中標明出來,這只是引用別人的觀點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是為自己論點服務的,但是要在論文的最后注明文獻的出處,具體到頁碼,版本和出版社,一目了然。最后,論文要有自己的東西,也就是常說的創新、學術價值和意義,這是一篇論文的核心所在,如果論文全是別人的東西,那么這篇論文就沒有任何的價值而言,即便是有人研究過的內容,只要你在自己的論文中提出了心的觀點,發現了新思路,提出了新方法和新舉措,那么你的論文也是成功的,如果是前人沒有涉及的領域,那當然就更好了。論文要詳略得當,字數不重要,關鍵是寫作的內容,在自己論文創新的地方要重點論述,花費大量的筆墨,而其他的部分要做到恰如其分,整篇文章讓人感覺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這才是一篇好的論文。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與困惑,首先我們要保持的是虛心與謙遜,充分接受與吸收與自己選題相關的知識,提出問題。其次要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過濾,分析問題。在這期間,要有公正、客觀的科學態度與嚴謹的學風,篩選出自己所需的內容再次進行整理與分析。最后,提出自己的思路與見解,分析、解決問題。一篇好的論文,要經過千錘百煉,仔細推敲才能夠得出結論,因此,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萬萬不可心急,而在結論之前,文章的結構也是尤為重要的,不僅要符合邏輯并且條理清晰,思路明確,更要環環相扣明確主題。
看了《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這本書,讓我端正了學風,明確了治學的意義和論文寫作的規范和步驟。我從中看到了老一輩的治學大師嚴謹的學術態度,也學到了關于論文寫作的一些很有用的東西,加深了對于論文的理解。我想這就是《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帶給我最大的啟示。
[1] 徐有富.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H152
A
1672-5832(2017)10-0030-01
王婧媛(1992.02-),女,漢族,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美術學油畫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