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商業養老保險可以延遲繳稅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明確2017年年底前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可在稅前列支保費,等到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稅。
對于基本養老保險,大家比較熟悉,而對于商業養老保險,可能多數人沒有接觸到。所謂商業養老保險,是商業保險機構提供的,以養老風險保障、養老資金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是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中國老齡化問題凸顯,養老保障壓力日益加大,但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仍相對滯后,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覆蓋面較小。
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具備養老功能的人身保險(包括各類在被保險人年滿55歲后向其給付生存保險金的保險產品)保費收入為8600億元,在人身保險保費收入中的占比為25%,而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這一數字大概為50%。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仍相對滯后,與國際上比較,差距很大。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目的就是擴大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供給,拓寬服務領域,提升保障能力,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就業形式的人民群眾在基本保障之上更高水平的、更多樣化的養老保障需求,健全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
《意見》提出,2017年年底前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商業保險機構積極參與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是指國家給予商業養老保險投保人所得稅延遲繳納優惠政策的一種商業養老保險。延遲繳稅可以減輕個人負擔,也能鼓勵民眾積極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從國際經驗看,實行個人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一般都是在一個國家人均G D 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個階段的前后來推行。中國2016年人均G D P已超過8000美金,經濟基礎已基本具備,也就是說,人民群眾有了一定的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能力。
目前,保險業已基本做好了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準備工作。在監管規制方面,已有一個初步的框架;在示范條款方面,已有一個初步的示范條款;在信息技術保障方面,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發了稅延養老保險試點的信息系統。一旦政策出臺,保險業可以比較有效地銜接這項政策的落地。
《意見》提出了很多針對性的措施,比如,針對獨生子女家庭、無子女家庭、“空巢”家庭等特殊群體養老保障需求,探索發展涵蓋多種保險產品和服務的綜合養老保障計劃。針對老年人養老保障需求,堅持保障適度、保費合理、保單通俗原則,大力發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等適老性強的商業保險,完善保單貸款、多樣化養老金支付形式等配套金融服務。
在很多人看來,商業養老保險看起來很好,但繳費和領取時間跨度比較長,如何才能確保老百姓的養老錢、活命錢能夠得到有效安全的管理?作為商業養老保險公司,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金的管理不能簡單地像一般商業保險業務一樣,負債準備金的運用不能簡單地做投資,不能簡單地要求高回報,高回報就必然伴隨著高風險。老百姓投保商業養老保險,確保資金安全穩健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要強化保險機構的資質要求,加強養老保險資金投資運作管理的監管,完善商業養老保險資金投資的支持政策。商業養老保險資金不能與一般的商業保險資金運用一樣,不宜進入一些競爭性的行業,應該追求風險相對比較低、回報比較穩健。通過以上這些措施,為老百姓的養命錢、活命錢實現保值和合理回報提供有力的支撐。
(文/李金磊 據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