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亞兵
讓“陪同”盡顯務實之風
◎文/何亞兵
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走訪,“輕車簡從”已成為一種由自發到自覺的常態。但是,在一些地方,“層層陪同”的現象依然存在。在不少基層領導干部的認知里,把領導陪好是第一位的,把工作做好才是第二位的。由于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導致很多可有可無的陪同,擠占了時間、耗費了精力,更影響了工作、損害了形象。
官員“層層陪同”積弊已久,既增加了行政成本、助長了逢迎之風,更在黨群之間建起了一堵離心墻,隔絕了“地氣”、阻斷了“真情”。上有所好,下必趨焉。“層層陪同”現象屢禁不止,其中既有上級領導講排場、出風頭的“客觀喜好”,又有下級官員在領導面前贏得“印象分”的“主觀需求”,其源頭是病態的地方官場生態,切不可放任由之。
官員“層層陪同”應按規定予以嚴令禁止,但工作陪同是否也應“因噎廢食”?筆者認為應區別對待。比如要想實現精準高效的考察調研,當地干部的適當陪同是必不可少的,既有利于群眾對上級消除陌生感、警戒心,也有利于引導上級有針對性地了解情況,而這也是工作陪同的初心所在。
當然,為了防止一般性的工作陪同異變成迎來送往的“層層陪同”,還應注重反向糾偏溯本、凸顯正向效應。一方面,扎緊制度籠子祛“任性”陪同虛火,立下規矩、劃好底線,將陪同的規格標準清單化、透明化,同時更加嚴格財務審計和報銷制度,讓講排場、搞特殊的作秀型陪同無處藏身;另一方面,通過凈化政治生態樹務實型陪同風尚,引導干部帶著真心真情下基層,讓工作陪同大大方方、誠心誠意,推動陪同也陪出工作效益來、陪出良好務實的工作作風來。
本欄編輯/張麗萍 郵箱/gcdyzl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