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光
壓歲錢
陽 光
我很多年沒回老家過年了,去年,我特意回去跟母親過了一個團圓年。我到城里工作后,母親留在鄉下,守著她的一畝三分地。
大年三十那天,我帶著愛人和孩子,回到闊別多年的老家,高高興興地跟母親和哥哥嫂嫂們吃了一餐團圓飯。第二天是大年初一,聽說我回來,鄉親們紛紛來串門。孩子們也來湊熱鬧,一見面就恭喜我“新年發財”,我自然要給孩子們壓歲錢。
可是看著一大群孩子,我犯難了。按城里的標準,每個孩子得給一百元。這一大群孩子有二十多個,如果每個孩子給一百元,那得兩千多元!我可不是大款,一次給這么多壓歲錢是很心疼的,何況我身上根本就沒帶有這么多錢。
我只好把孩子們分三等:第一等是我的女兒和哥哥的兒子,每人給一百元;第二等是本家族的孩子,每人給五十元;第三等是別人家的孩子,每人給二十元。因為多年不見面,有些孩子我已經分不清是不是本家族的,只好先問他們叫什么名字,然后再給錢。
有一個叫鐵蛋的小男孩竟然鉆空子,明明是姓李的,卻說姓楊,冒充我的本家,騙我給了他五十元。鐵蛋的父親就在旁邊,他一把揪住兒子的耳朵,勒令他把錢還給我。我說算了,鄉里鄉親,本來每個孩子都應該給五十元的,都怪我沒本事,發不了大財,只能委屈大家了。鐵蛋的父親卻鄭重地說:“既然分好等級,就不能壞了規矩。”他非要兒子拿那張五十元來跟我換一張二十元的。
我剛發完錢,母親就招呼孩子們圍到她身邊。孩子們知道我母親也要發壓歲錢了,很乖巧地祝她“新年快樂、長命百歲”。母親也將孩子們分了等級,可她的分法讓我驚訝不已:別人家的孩子每人給二十元,我女兒和哥哥的孩子每人只給十元。
當著眾人的面,我的女兒就不高興了,小嘴巴翹得老高。待鄉親們走后,妻子也稱有急事,要趕回城里去。我知道妻子是對母親不滿,勸她看開點。妻子一下子火了,說:“我不想在鄉下被人瞧不起!”
妻子真的收拾東西,我趕緊拉住她,說:“你別生氣,媽不可能把人家的孩子看得重過自己的親孫女,一定是她老眼昏花,把十元錢看成五十元的了。”我特意把一張十元和一張五十元的新幣放在一起讓妻子看,兩張錢還真有點相似。
妻子將信將疑,要我去向母親核實。為了打消妻子的疑慮,我來到母親的房里,問她為什么要給別人的孩子二十元,自己的孫兒孫女卻只給十元,是不是弄錯了。
我相信母親一定是弄錯了,退一步說,即使她沒有弄錯,也可以順著我的話說假裝是弄錯了。出人意料的是,母親卻說她是故意給別家孩子二十元,給自家孩子十元的。
我也有點不高興了,說:“媽,您為什么要這么做?我和哥哥可沒虧待過您啊,孩子們對您也不錯。”
母親反問我:“去年我上山放牛,被毒蛇咬傷,是鐵蛋跑回來喊人送我去醫院,才救了我一命,我給鐵蛋二十元壓歲錢,難道不應該嗎?”
我沒好氣地說:“給鐵蛋二十元沒錯,可別的孩子您為什么也給二十元?”
母親笑一笑,說:“別的孩子也不比鐵蛋差,有的下雨給我送過傘,有的刮風給我送過棉衣,有的摘柑子挑最大最甜的給我吃。說不定明天我在外面崴了腳,還得靠這些孩子扶我回家呢。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你是讀書人,怎么連這么淺的道理都不懂?”
我被母親說得臉上熱辣辣的,但還是說:“那您也不該把別人的孩子看得重過自己的孩子呀,為什么不能一視同仁,所有的孩子都給二十元?”
“你也知道一視同仁?”母親沉下臉說,“你把孩子分成好幾等,連我這張老臉都不知道往哪擱了。我故意給別家孩子二十元,給自家孩子十元,是為了把你丟的臉面撿回來啊!”
母親的話讓我羞愧萬分,我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嘴巴。
責任編輯: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