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信息
堅持“五個突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走在前
作為全省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示范點,侯馬市專門制定《實施方案》,以嚴的要求、實的措施,推動各項工作不斷深化拓展。一是突出“學”,在學深悟透上下功夫。堅持以上率下帶頭學與發揮支部主體作用組織學相結合,市委常委帶頭學習研討、帶頭包聯指導;堅持“線上”學與“線下”學相結合,“線上”開通新田先鋒微信公眾號、遠程視頻,“線下”舉辦黨章黨規知識競賽、主題演講比賽、主題征文等活動。二是突出“做”,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深入開展“三亮三諾三服務”活動,各級黨組織也結合各自實際,開展各具特色載體活動,讓黨員做有平臺。三是突出“改”,在解決問題上下功夫。分黨員和黨組織兩個層面,分別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每季度對查擺出來的問題,進行一次“回頭看”;每半年進行一次督查通報,對整改不及時、不到位、不明顯的,進行組織約談。四是突出“建”,在執行制度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嚴格的“兩學一做”考評機制,推行“積、曬、評”積分法,實行“即時積分、半年曬分、年底評分”的動態管理模式。五是突出“促”,在統籌結合上下功夫。堅持把學習教育與推動全市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臨汾市率先實現全面脫貧,持續推動經濟穩步向好,為實施“五大興市”戰略、建設 “四個侯馬”提供強大動力。
(侯馬市委組織部)
精準施力促“兩學一做”常態長效
一是抓主體促“真學”。堅持抓書記、書記抓,從嚴落實黨組織書記履行主體責任,強化“一把手”的責任擔當,以學黨章黨規、系列講話和中央省市縣系列會議精神為重點,開展“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作風大轉變、夏縣大發展”大討論活動,二是抓主題促“實做”。堅持搭平臺、創載體,引深“聽黨話、跟黨走,我是黨員我帶頭”、“三亮三比爭先鋒”主題活動,在全縣黨員中開展爭做“踐行宗旨、解放思想、創新創業、引領發展、遵規守紀、創優環境、服務群眾、趕超一流”的“八大先鋒”主題實踐活動。三是抓主線促“力改”。牢牢把握“學做改”主線,以解決問題為突破口,堅持抓常、抓長、抓細,將學習教育與組織工作相結合,按10%倒切比例,分類制定方案,推進33個軟弱渙散組織集中整頓。繼續鞏固基層黨建7項重點任務,印制《黨費催交通知單》,加大集中清查力度。認真落實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162人。
(武永強)
倡導五大理念 構建五型部門
一是倡導“以文化人”理念,建設“學習型”部門。通過部風傳承、典型說教、黨性分析、實踐歷練、組織生活“五大載體”,持續厚植良好政治生態土壤。落實業務培訓、組工講堂、崗位練兵、技能競賽等學習制度,開展組工干部“走基層、進支部、訪民情”活動。二是倡導“以創競優”理念,建設“攻堅型”部門。以加強“三基”建設為切入點,在部機關開展“大排查、大調研、大討論”活動,要求各科室結合崗位職能主動領題調研,通過實地走訪、交流探討,探究內在規律,把握發展趨勢,破解改革難題。三是倡導“以干立身”理念,建設“實干型”部門。推行“建臺賬、月匯報、季問效、年考核”落實機制,將落實責任、嚴格流程、督促檢查、考核評價四個環節貫通始終,推動組工干部主動謀事、精心干事、一心成事。四是倡導“以德潤心”理念,建設“和諧型”部門。開展“梯次蓄源”工程,為組工干部健康成長提供良性循環的發展路徑。落實談心談話、帶薪休假、年度體檢、困難幫扶等激勵機制,努力營造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累并快樂著的良好氛圍。五是倡導“以公立信”理念,建設“清正型”部門。樹立“文過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工作標準。嚴格執行組工干部“十嚴禁”和“五條禁令”紀律要求,以鐵的決心優化作風,以鐵的紀律樹立形象。
(薛 剛)
“三大主導產業”助力農村集體經濟“破零”
全域化發展旅游產業。大力實施大旅游發展戰略和“旅游+”行動計劃,依托通天峽、神龍灣和太行水鄉等核心景區的的影響力、帶動力和獨具特色的鄉村人文資源,不斷延伸產業鏈條、豐富產業形態,壯大“集體經濟”,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全鏈條發展中藥材產業。按照“公司+農戶+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引進山西振東集團,通過土地流轉、種子預付、訂單收購等模式,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50萬畝,新建倉儲車間2萬平方米,新上生產線3條,形成了撫育種植、技術服務、粗精加工、推廣銷售為一體的中藥材全產業鏈。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全縣種植中藥材的行政村達到202個。
全方位發展新能源產業。引進大唐風電、漳澤電力等新能源企業,在全縣大力發展風力、光伏發電產業。企業通過租用征用荒山荒坡和一般性耕地1000多畝,用地補償共計560多萬元,惠及群眾260余戶。龍溪鎮的南垴、石城鎮的白坡等村集體獲得補償85萬多元。
(向 棟)
推進干部駐室工作 服務群眾更貼心
隰縣堅持“抓規范、強服務、聚人心”這一目標,嚴格落實“三類干部”駐室工作制度,解決村級活動場所利用率不高的問題。明確駐室要求。健全村級活動場所值班接待制度,實行村“兩委”班子輪值,駐村干部和鄉鎮包村干部常駐,在醒目位置設置去向公示牌和村民辦事指南,解決無人辦事的問題。整合服務資源。以黨員活動室為中心,加快便民服務中心、矛盾調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和衛生室等配套建設,為群眾提供基本服務。提高服務質量。駐室干部為群眾辦理低保、計生等事務提供信息,為行動不便的群眾進行集中代辦。對村委不能解決的問題,由包村干部向鄉鎮反映,當天反饋、三日辦結,提高群眾滿意率。豐富黨群活動。開展黨群集中活動日,開展政策宣講、議事決策、文化休閑、集中服務活動。推進wifi進支部,在45個有條件的農村支部設置wifi,引導群眾關注惠農政策、學習農業技術。組織群眾開展形式多樣文體活動,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進一步鞏固了黨的思想陣地。
(孫霞飛)
強化四種意識 推進自身建設
壺關縣委組織部通過強化“四種”意識,推進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從而提高組織工作的滿意度,樹好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是強化責任意識。把抓學習作為一種常態,把講規矩作為一種本分,把抓工作作為一種責任擔當,把保廉潔作為一種形象來維護。時刻牢記組織工作無小事,嚴肅認真、積極主動地對待每一項工作、每一件事情,不斷提高業務素質,掌握政策法規、專業技能、工作規律。二是強化危機意識。常用“黨章“的鏡子照一照自己,以正衣冠;常用”黨章“的尺子量一量,可知不足;常同模范踐行者比一比,查出差距。用“黨章”對照自己的言行,做到慎始慎終、慎微慎獨,不斷增強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三是強化團隊意識。積極加強組織部門各科室之間的聯系交流,通過工作互助、學習互幫,使大家在思想上合心、行動上合拍、工作上合力,不斷提高組織工作服務大局、服務發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組織部門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四是強化擔當意識。組工干部要主動作為、敢于負責、勇于擔當;提高責任擔當的本領,善于學習、勤于實踐、勇于創新;增強敬業奉獻的精神,堅守干凈干事的底線,用行動體現信仰信念的力量。
(鄒艷娟)
(責編:王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