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文梅 整理
積極推進家風建設
——理論研討會綜述
文/呂文梅 整理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推動家風建設,2016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和中國家庭教育學會聯合主辦的“家風建設理論研討會”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等有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及教育界、企業界代表以及新聞媒體代表出席了會議。本次會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歷史為現實服務,針對新形勢下如何推進家風建設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多維度論述。通過研討,與會同志深刻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家風建設指示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統一了認識、明確了方向,并對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推進家風建設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對培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新時代良好家風,從而推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有著積極意義。
首先,家風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家風建設,特別是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作出了重要指示。良好的家風是整個社會風清氣正的基礎,我們必須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
家風建設關系到家庭的和睦和個人的成長。中共中央黨校黨史部沈傳亮教授生動講述了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徐特立和羅榮桓的鮮為人知的家風故事。他說,良好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每個家庭成員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石。良好家風又是無聲的教誨,讓后代子孫銘刻在心、代代受益。在這方面,我國的賢達之士和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作出了表率。我們要努力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家風建設,積極傳承老一輩注重家風建設的優良傳統。
浙江順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洪安用個人的成長經歷和創業經歷告訴我們:家境的好壞對每個人的成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夠培育一個好家風,才能真正讓人自立自強。
家風建設關系到鄰里和諧、社會風氣的健康成長?;葜菔谢蓐枀^第三中學副校長邵強輝說,優良家教是家文化的重要資源,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俗和風尚,好家風,增添社會正能量。家庭文化是維系社會秩序和國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是中國人的精神源泉和連接紐帶。新型家庭文化建設應以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宗旨,以樹立正確的家庭價值觀、建立新型家庭倫理道德、改善家庭教育環境為內涵。
家風建設關系到黨風、政風的根本好轉。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說,近年來查處的大量腐敗案件中夫妻聯手、父子共謀、兄弟姊妹借勢斂財的事實,把家風和政風的關系問題嚴肅地提到了每一位領導干部面前。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規定領導干部必須重視家庭、家教,家風。他認為,家風與政風需要相互滋養、相互校正。要實現家風與政風的良性互動,必須要對家庭成員約法三章:不施壓、不說情、不插手,同時也對從政者約法三章:不為家屬謀利、不理家屬說情、不準家屬干政。實現家風和政風良性互動重在一以貫之,從政者與家屬要相互觀察、相互提醒、相互監督,防微杜漸,杜絕不良家風、政風的萌芽滋長。
其次,家風建設的歷史傳承。有些與會者還對我國歷史上良好家風的范例進行了研究,歷代仁人志士都是在治國平天下的同時,注重家風建設,留下了家風建設的名言軼事,推動了社會穩定,推動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統一,推動了中華文明的持續發展?;葜輰W院教授成曉軍對中國傳統家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的諸多家庭教育理論和方法,通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梳理出民主性精華,無疑可以為回歸和張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回歸和張揚良好家風,回歸和張揚和諧健康人際關系,解決好人的素質提高這個問題,提供歷史的借鑒依據。
萊爾斯特(廈門)幕墻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廖志南講述了廖氏家族的四海家風與企業傳承。他說,廖氏企業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輩的諄諄教誨, “做人先修身,立業先立德”,“百行德為首”,開廠創業立身處世,終究是要靠自己的操守和德行,人無德猶如廠房無基,不會行遠,不會成事;欲做事,必先做人;欲齊家治國平天下,必先立德修身。
陜西晉商商會會長呂艷紅則以文化的視角,對明清以來晉商崛起的內因進行了剖析,指出晉商家風對企業的創立、發展和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晉商家訓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縮影,家風不僅深切地影響著企業的經營理念,也影響著企業的價值追求。
衡水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路新合論述了家風對社會進步和文化傳承的作用。他認為,今天我們來探討家風家訓這個問題,是為了讓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繼續發揚光大,并且融入時代精神,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生。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也逐步提高。近年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和政府堅持肅風正紀的同時,通過開展評選道德標兵、模范人物、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一系列活動,推動了家風建設的深入開展,從而推動了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
但是我們還應看到,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在家風建設上也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各種家庭不和諧的現象時有發生,如子不養老、教子不當、急功近利、鄰里不和等,這些家風中的不良現象也是引起社會不安定、進而成為影響黨風政風,引發家族腐敗的重要因素。
與會同志分析了造成這些不良現象的原因,一是在社會大變革時期,舊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沒有很好確立,使人們無所遵循,焦躁的心態開始在人們心中滋長。二是在全面開放的社會大環境下,不適宜本民族的一些外來思潮暗流洶涌,一些人抵抗力不強。三是我們不能不承認我們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設沒有與經濟發展同步,所以必須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放在首位,在抓好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同時,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理事張永明認為,培育良好家風,可以起到以點帶面,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對于人們修身、齊家有良好的育化作用。培育良好家風,從小處來說,可以實現迅速提升個人道德修養、促進家庭和諧目的;從大處來講,它是我們構建文明、和諧、富強社會的根與魂!要把推動全社會培育好家風作為弘揚中國精神的重要抓手。
一是要大力加強全體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設。家風問題是全體家庭成員在思想道德素質上的總體表現,培育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要從小抓起,從點滴抓起,從根本抓起,這就要依靠良好的家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陳建翔教授談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論述的體會。他說,“家庭基點論”在黨史上第一次把“家庭、家教、家風”問題與“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相聯系,從而上升到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凹彝セc論”繼承和發揚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中華文化傳統。家庭成長是社會進步的基點,“修齊治平”是一個整體。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原子”,而是生活在與他人、與社會、與世界緊密聯系的整體鏈條之中 。
二是要努力營造家風建設濃厚氛圍,推動社會主義家風建設。習近平同志指出,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直觀體現。
社會主義家風建設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推進家庭和睦、營造積極向上的家風。以家風家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可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重要精神力量。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涌現出了許多好的家風建設代表。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葉文梓談了深圳對家庭教育的探索。深圳成立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加強家庭教育統籌,通過多渠道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搭建家校合作多樣化平臺、大力培養“家庭教育指導師”、匯聚多方社會力量共同開展家庭教育、聯動城市文化建設不斷優化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等方式努力營造重視家庭教育、家風建設的良好氛圍,在推進家風建設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寶貴經驗。
三是要積極建立健全推動家風建設的法律法規,為推動家風建設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在鄉村推進村規民約,在城市推進鄰里公約等制度的切實實施,劃出紅線,使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良好家風成為社會風氣的主導,從而消滅子不養老、虐待兒童等不良現象。歷史和現實一再告訴人們,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風,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們的價值觀,生發并激蕩成時代新風尚和歷史大潮流,不斷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希勝作了總結發言,指出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已經把家風建設提升到重要高度,舉辦本次研討會,很有意義。這次研討會,在理論研究領域拓展了新的范圍,增添了新的內容,不僅在家風建設方面開了個好頭,而且為繼續深化這一問題的研究給予了許多重要啟示。他還強調必須把家風建設提到關系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認識家風問題;必須堅定搞好家風建設的信心。并希望與會代表積極行動起來,率先垂范,以點帶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貢獻!
來自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和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的理事、會員及社會各界的代表和新聞媒體的同志應邀出席了此次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