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贛南師范大學 李素清 劉建榮
“互聯網+”視閾下高校消防工作趨勢研究
文/贛南師范大學 李素清 劉建榮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消防工作的新一輪變革創造了機遇,“互聯網+”將是今后消防工作的主流。高校是人員密集場所,是消防工作的重點,進一步提升消防“四個能力”,不斷為師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消防安全服務,是當前高校消防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高校消防工作應當正確面對和主動適應“互聯網+”浪潮的到來,將會出現如下發展趨勢:一是師生消防知識獲取方式漸趨個性化;二是學校消防工作管理方式漸趨數據化;三是校園消防演練方式漸趨虛擬化。
消防;互聯網;高校;趨勢
火災是人類面臨的一大生存挑戰,戰勝火災是人類追求安全生存環境的必然要求。不斷研究消防新技術,研制消防新產品,解決不斷出現的消防新問題,是消防工作的必由之路。隨著環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火災情況也越來越復雜,火災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在國際上,20世紀70年代,美國和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火災發生數量比“二戰”后增多了4~5倍。在國內,20世紀50年代,火災直接經濟損失每年不超過5000萬元,隨著經濟發展呈增加態勢,90年代末期,火災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高達15億元之多,特別是90年代以后,不時發生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消防技術是消防工作發展的重要因素,消防技術的每一次發展都為當時消防問題的解決起到了關鍵作用。在國際上,19世紀70年代,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新技術紛紛出現?;馂目刂啤㈦姎饧半姎饪刂品椒ǖ膽么龠M了以自動灑水滅火系統為代表的滅火控制技術的發展。20世紀30年代,泡沫、二氧化碳、水噴淋、四氯化碳和蒸汽滅火系統等技術已相當成熟。在國內,消防技術發展歷史不長,20世紀70年代至今,我國消防安全研究逐步恢復并快速發展,先后研制成功感溫、感煙、紅外、紫外等各類新型火災探測器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配套的各種自動滅火裝置和各類滅火劑??傊?,消防工作的發展依賴科技進步,科技進步促進消防工作的發展。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消防工作的新一輪變革創造了機遇,“互聯網+”將是今后消防工作的主流。騰訊總裁馬化騰2014年4月21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第一次提出“互聯網+”的概念。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迅速成為各方面追捧的熱詞;當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浙江烏鎮舉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宣告將“互聯網+”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從信息傳播的角度看,“互聯網+”是基于新一代互聯網技術的信息革命?;ヂ摼W的產生發展基于通信技術的積累和創新,而在“互聯網+”時代,隨著去中心化、用戶生產內容、平臺化為核心特征的Web2.0的出現,人際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新的變革。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核心技術的新一代互聯網使每個人都成為網絡社會中的一個獨立的信息源,傳統的中心化的信息傳播的單向模式不復存在。
高校是人員密集場所,是消防工作的重點,進一步提升消防“四個能力”,不斷為師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消防安全服務,是當前高校消防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高校消防工作應當正確面對和主動適應“互聯網+”浪潮的到來,將會出現如下發展趨勢:一是師生消防知識獲取方式漸趨個性化;二是學校消防工作管理方式漸趨數據化;三是校園消防演練方式漸趨虛擬化。
目前,高校消防宣傳教育工作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宣傳載體不適應新媒體媒介的發展,宣傳內容不適合公眾信息選擇,宣傳的形式不適應受眾群體差異化,宣傳效果不適應火災防控任務需求等等。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微視、微博、微信等移動終端多媒體的迅速發展,對消防知識的推廣普及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師生獲取消防知識的方式隨時、隨地以及多樣性等個性化特征日益凸顯。
(一)利用微視獲取消防知識。騰訊微視在 2013年9月上線,成為第一款以社交+視頻為主打的手機 APP軟件。微視是一款能夠自主生成 8秒鐘視頻的手機 APP軟件,并能同步分享到騰訊微博、微信好友和朋友圈等視頻網站。除騰訊視頻之外,國內各大視頻網站也發展迅速,土豆、優酷等視頻網站,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同時,讓“微視頻” 作為一種新的信息載體深入到廣大用戶當中,取代了傳統的信息接收和創作模式,帶來了互聯網傳播的一大變革。
在微視上可以播放一些消防知識短視頻、消防微電影、消防公益廣告,增強師生潛意識里的消防安全觀念。如上海商學院“熱得快火災事故”等高?;馂氖鹿拾咐窘逃o錄片,《消防安全常識二十條》《防火十法》《滅火十招》《逃生十策》等動畫宣傳短片。
(二)利用微博獲取消防知識。微博(Wei bo),是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等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以140字(包括標點符號)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微博作為一種分享和交流平臺,其更注重時效性和隨意性,更能表達出每時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動態。
在微博上可以增添一些關于消防知識的話題,能夠通過網絡對消防知識有詳細的交流。比如消防常識、逃生技能、應急消息、有獎問答、標語設計比賽和調查投票等等。要善于發現微博上的興趣點,比如公共場所天花板上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防廣播等就是很好的興趣點,可以與粉絲展開互動,宣傳消防。要精心選材,具有一定的傳播價值,或直觀生動,或有警示教育意義等。例如,一段時間在微博上流行的“濃煙哥”(系廣西欽州消防支隊的代理指揮員),這個事例從網絡流行用語入手,夾雜上“80后能否勝任工作” 等熱點話題,最后上升到這個社會正在關注的“職業道德的回歸”和“奉獻精神”,是這個案例成功的主要原因。
(三)利用微信獲取消防知識。微信 (We 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信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臺”“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2015年春節期間,微信聯合各類商家推出春節“搖紅包”活動,送出金額超過5億的現金紅包;6月30日,騰訊以17.6億元投得廣州琶洲地塊以建設微信總部大樓;微信影響逐步擴大,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認真分析受眾群體所關心的問題,在微信中開設師生感興趣的欄目,如“火情傳遞”“營救現場”“趣味消防”等。發起“火災隱患隨手拍” 活動,發動和號召師生拿起手機拍攝身邊的火災隱患,并通過微信反饋給學校保衛部門。特別是在火災事故中,有人利用微信傳播謠言,混淆視聽,編輯人員要第一時間發布有關事件的官方消息,搶占輿論的制高點,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另外,還可在微信上發布一些消防小常識、消防警示、安全提示等內容。
(四)利用手游獲取消防知識。手游是指運行于手機上的游戲軟件。2003年騰訊推出QQ游戲大廳,2008年開心網推出開心農場,2013年騰訊推出以微信為平臺的小型社交手游“打飛機”。在現代媒體的普及和影響下,人們的時間都呈現出碎片化特點,手游的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對青年學生的影響更為突出。
制作一些消防題材的手機小游戲APP,使消防常識普及寓教于樂,如《我是消防員》《森林滅火員》《消防學院等》《冒險火英雄》《消防員拼圖》等。
物聯網技術,就是利用傳感器處理信息原理,將全部物品和互聯網相連,根據相關的協議規定,使信息相互流通,同時能夠智能識別、監控管理和跟蹤定位等多種功能。物聯網技術是互聯網不斷發展基礎上的延伸。物聯網技術在校園消防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將會日趨廣泛,有利于提升校園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通過對火災探測器、消防水箱液位計、消防水噴淋管網壓力傳感器、消防水泵等前端接入傳感器實現火災和消防設施狀態信息的采集,從而實現各種消防管理信息轉化為消防管理數據,從這個意義上說,消防管理的過程就是處理數據的過程。
(一)電子化消防巡更業務?;诙S碼和RFID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技術)的消防器材識別和感知技術實現了對傳統的消防巡更業務的改變,將傳統的填表式巡更檢查方式,變成通過手機APP或專用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電腦)的形式進行電子化操作。
(二)智能消火栓技術。消防水系統中的消火栓系統在整個消防滅火系統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撲滅初期火災的主要手段,主要用途是控制可燃物,隔絕助燃物,消除著火源,以及為消防車供水。
智能消火栓無需改變原有消防栓結構,配備433MHz無線通信功能,安裝433MHz微功耗測控終端采集管道壓力,可以用來監測消防管道壓力,對消防栓出水狀態進行檢測,并將出水信息通過GPRS傳給集控中心,實現了消防栓的集中監管。
智能消火栓還安裝了消防栓防盜水報警裝置,并配備藍牙通信功能,能通過手機APP對其進行無線維護。
(三)可燃氣體主動探測報警技術。新型可燃氣體探測報警技術等基于主動探測理念的傳感器技術使在高危場所的火災報警達到了火災事前預判和報警的功能,為及時處理可燃氣體泄漏爭取寶貴的前期時間,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
當食堂等可燃氣體發生泄露時,氣體報警器檢測到氣體濃度達到爆炸報警器設置的臨界點時,可燃氣體報警器就會發出報警信號,以提醒公眾采取安全措施,并啟動排風、噴淋系統等,防止發生爆炸火災。
(四)火災視頻探測技術。視頻式火災探測系統借助機器視覺,具備實時圖像獲取、圖像預處理、火焰識別的功能,應用環境幾乎不受限制。并且更多利用查找表、流水線等操作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速度優勢。
與安防視頻信息融合,在火災探測器獲得火災報警的同時,可以同時獲取火災事故點附近的視頻信息。
(五)消防管理大數據技術。隨著越來越多的火災報警信息和消防傳感器信息的接入,可以采用大數據對火災的時間和空間規律進行統計分析,對消防產品的故障率和完好率進行分析,對校園消防監督管理和校園消防救援力量配置以及消防產品質量監督給予重要的數據支撐。
傳統的消防演練受場地、人員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頻次較少,同時會產生高額的經費和不必要的影響,效果往往不夠理想。隨著互聯網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逐步應用,校園消防演練將朝著具有高安全、高仿真、低成本、可重復、易學習特點的虛擬化方向發展。
利用 Photoshop、3Ds MAX、Virtools等軟件進行開發,構建出一個消防演練虛擬場景,提供自由漫游、交互式操作、人員疏散、緊急救援、滅火操作等功能。虛擬角色要進行滅火操作、人員安全疏散等行為活動。角色進入不同的場景,可以由系統隨機選擇或自己控制選擇起火點,角色通過地圖找到起火位置和附近的消防設施,可以實時獲取和操作消防器材,在相關信息和配套設備的支持下進行滅火作戰,同時實施人員疏散救援活動。逼真的虛擬滅火救援演練活動不但使學習者熟練地掌握滅火消防器材的操作技術和救援技能,而且使其從心理上克服對火災的恐懼心理。
“互聯網+”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之勢席卷而來,高校消防工作要正確面對,積極適應,不斷創新,著力提升消防“四個能力”建設水平,夯實校園消防安全“防火墻”,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園增磚添瓦。
[1]傅智敏,黃金印.消防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回顧及火災科學與消防工程學科體系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09):5.
[2]張巖."互聯網+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6(02):70.
[3]劉少儉.談新媒體時代消防宣傳教育方式的多樣化[J].新聞傳播,2014(07):52.
[4]陶亮.物聯網技術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探討[J].網絡天地,2016(03):141.
[5]胡安林,李羅,李林."互聯網+消防"的技術發展[J].現代職業安全,2015(08):16.
[6]馮成舜,石連栓.虛擬消防演練教學系統的設計與開發[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