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 雷曉莉
“互聯網+”助推醫院檔案文化的發展
——以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為例
文/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 雷曉莉
隨著醫院“互聯網+”模式的成功上線,醫院檔案管理在開發和利用上有很大的開發空間。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是廣東省肇慶市首家率先引進“互聯網+”模式的醫院。互聯網的運用,傳統與現代科技文化相結合,呈現出醫院“以患者需求至上,提倡團隊醫學”精神凝聚的核心價值觀的檔案文化。
互聯網+”;醫院;檔案文化;發展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檔案文化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凝聚。醫院檔案是醫院歷年醫療活動的記載,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積累,為醫院提供技術力量、設備、人員素質、經營理念、醫院精神等方面翔實的素材,反映的是醫院發展的歷史,是一種寶貴的歷史財富和文化遺產。呈現出醫院“以患者需求至上,提倡團隊醫學”核心價值觀的檔案文化。近年來,高要醫院大力推進“互聯網+”的醫療模式,醫院的檔案管理在云計算,大數據的影響下,保留了傳統的檔案文化底蘊,同時,推動了檔案服務的發展。高要區人民醫院開拓創新,積極實踐,引進了高新技術對檔案的管理,走在了肇慶市信息化建設的前列,呈現出“醫院以患者需求至上,提倡團隊醫學”精神的文化氛圍。
2012年,在全國檔案工作暨表彰先進會議上,國家檔案局局長、中央檔案館館長楊冬權提出:“檔案是文化的重要‘母資源’,要建設文化強國,必須相應地建設檔案強國”。因此,重視文化的建設,提高文化軟實力,是時代的使命,必須要重視檔案及檔案文化建設。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集醫療、科研、教學和預防為一體的準三甲綜合醫院。2006年2月通過了ISO 9001:2000版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7年3月成為南方醫科大學教學醫院;2008年7月與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結成軍民共建醫院;2012年3月被評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2013年4月被廣東省衛生廳授予“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稱號,醫院一貫堅持以人為本,走科教興院之路。以“尊重生命,關愛健康”為立院宗旨,秉承“以顧客(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以誠信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的服務理念,積極創建群眾滿意的醫院。醫院重視檔案建設,先后建設了現代化的計算機網絡系統。
醫院積極引入“互聯網+”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建設智慧醫院。2016年3月24日,高要移動智慧醫院成功上線,“互聯網+”智慧醫院顯示優勢。醫院的檔案工作憑借智慧醫院的高新技術支持,醫院的檔案工作在軟硬件設施、管理管理方式和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了全方的改進,創醫院工作之先,極大拓寬了檔案工作范圍,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醫院檔案工作高度融入醫院管理體系,檔案的開發利用得到更大的發揮。
我院的檔案工作是省二級檔案達標單位,醫院與省、市、區檔案局進行業務交流、尋求指導,在快速提高醫院檔案管理水平的同時,保留了醫院特色檔案的歷史文化內涵,得到了上級業務部門的好評。
(一)完善醫院檔案管理的建設。醫院辦公檔案室是做好醫院綜合檔案工作的起點。分為綜合檔案室和醫療檔案室。目前,檔案主要有醫療信息檔案(電子病歷)、文書、會計檔案、基建檔案、設備檔案、業務檔案、照片檔案、光盤檔案、實物檔案等。其中,業務檔案中的醫院院志記錄了醫院活動的相關信息。記錄了醫院建設發展、管理運行的發展歷史。特別是病案管理信息通過計算機自動生成并轉化成數據,提高了利用率。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醫院的規章制度,是全院職工的行為規范,是醫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醫院的主導要求、主體傾向與工作流程,是醫院價值觀念、道德標準、行業行為準則,醫療技術及科學管理的反映。為了維護醫院的各項工作,必須規范管理制度,深入醫院檔案實際工作,制定科學、完整、系統、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高要醫院參考了《醫院職業道德考評制度》《協調醫患關系為核心,構建和諧醫院》等工作檔案,制定了《醫院文化核心價值行為規范》《醫院戰略文化發展規劃》《醫院績效考核》等制度,使醫院實現良好的檔案文化認識和醫生行醫行業知行合一。
(三)弘揚特色的醫院檔案文化。檔案文化隨著醫療改革步伐的加快而具有新的內涵。各醫療機構也孕育了各自的檔案文化。隨著醫院O A系統的上線,電子檔案隨之登上歷史的舞臺,它的形成、傳送、保存、歸檔案等管理方法加快了醫院檔案管理的發展。提高了檔案管理信息化的進程,能為醫院檔案資源的開發、管理、建設提供相應的人才、資金、技術設備支持,充分挖掘檔案信息資源的價值功能,為醫院的文化建設等提供多種形式的信息資源和產品,不斷豐富和發展檔案文化的形式與內涵,更好地服務于醫院的發展。
安微省檔案局副局長演講指出:“互聯網+”并不是“互聯網”與“各個傳統行業”的簡單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業態。醫院的“互聯網+”的特色文化是指醫院互聯網與通信技術結合起來形成的檔案,形成的特色醫院文化。
(一)檔案保管利用智能化。醫院在“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信息網”的官方網站成立后,網站憑借版面靈活、內容豐富、更新及時,展示了醫院工作動態、與患者進行交流,通過傳統醫院特色、精準醫療技術、專家介紹等宣傳,患者可一覽醫院文化。醫院“互聯網模式+”建成后,關注“肇慶市高要區人民醫院”就可瀏覽到醫院的文化。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通過醫院提供檔案遠程利用服務平臺,患者可以根據需要查找到相關的個人檢查檔案,并且,能現場拿到相關檔案證明,患者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微服務”進行自助、預約和就近查詢,還可以通過微信面對面付款功能進行付款,也可以通過支付寶功能進行一系列的服務,選擇多樣化,服務一體化,提供檔案服務簡單化,并通過網絡公眾平臺參與醫院的相關學術活動。
(二)檔案業務管理智能化。通過移動智慧醫院微信公眾平臺,拿起手機使用微信公眾平臺掛號、就醫、開藥,手機利用微信或支付寶進行繳費、檢查、取藥。這個過程也是患者檔案的收集過程,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服務平臺實現“就醫查詢、繳費查詢、檢查報告查詢”,遠程開通以來,2016年,約3萬人關注,并提供患者服務約3.62萬次 。
(三)檔案數據處理、對外展示智能化。檔案的功能在于“放上去,用起來”,高要醫院互聯網+,展示具有特色的檔案文化,主要有“醫療服務、個人中心、精醫名院”三大類功能展示,醫療服務主要對患者檔案的收集過程,及時上傳到互聯網平臺提供利用。個人中心重點突出檔案的利用,即體現為患者服務的功能。精醫名院,主要宣傳醫院檔案文化,達到宣傳有醫院特色的檔案文化。例如:健康宣教、醫院動態,遠程利用服務平臺查詢不同類型的檔案,體現了醫院特色的智慧醫院檔案文化。
(四)檔案信息化建設長遠規劃。“互聯網+”的運用,使醫院的檔案在開發和利用空間得到了開發,體現了“互聯網”+“檔案服務”的思維。2016年6月13日,高要區人民醫院正式啟動“互聯網慢病管理體系建設項目”的“基層互聯網慢病管理領航項目”的啟動,成為“基層互聯網慢病管理領航項目試點醫院。構建以高血壓和糖尿病管理為核心的高要區域互聯網化慢病管理體系(以下簡稱“慢病管理體系”),醫師為患者錄入檔案,根據患者病案,利用互聯網平臺與患者建立隨訪與互動,并促進醫院慢性病患者長期管理。進一步提高慢病管理整體技術能力、診療和防控效率及慢病患者的滿意度。醫院檔案的開發,使基層互聯網慢病管理項目實施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也是貫徹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提出的《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精神,同時,踐行醫院提出的“患者需求至上、團隊醫學精神”的醫院核心文化價值觀。
[1]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M].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06(186).
[2]崔麗.重視和加強新時期的檔案文化建設[J].檔案管理與利用,2013.
[3]周玉鵬."互聯網+"助推檔案服務業的發展[J].中國檔案,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