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衡東縣供電分公司 羅侃
淺談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文/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衡東縣供電分公司 羅侃
電力企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人才是當前影響電力企業運營發展的重要因素,應受到電力企業的重視。電力企業只有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質量,才能夠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但是,當前我國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展開研究。
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解決措施
(一)管理模式陳舊。當前電力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采用的仍舊是以往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較為落后,不能滿足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需求。這種陳舊的管理模式主要特點在于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投入較大,但是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較小,完全忽視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正是由于這種不重視,也就使得人才不能夠在企業運營中發揮其優勢作用。而這種情況對于電力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應受到電力企業的重視,并加快電力企業的改革步伐。
(二)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水平不高。同時,我國電力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質量還受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素質水平的影響。當前,我國部分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導致管理水平不高。部分電力企業沒有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應有的培訓,使得其管理水平不能隨著時代進步而有所提高。還有部分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將工作重心放在了事務管理工作中,而沒有將人員分配、工作人員心理調節與激勵工作人員等作為其本職工作,影響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效果的發揮,使得電力企業中的工作人員不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甚至會對工作產生倦怠感,更有可能出現缺勤等消極行為,影響電力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三)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除上述兩點外,當前我國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大多還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而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點:第一,電力企業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較為穩定,因此,部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忽視了獎金對工作人員的激勵作用,不利用獎金來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工作熱情,也就無法在電力企業內部創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不利于行電力企業的長遠發展。第二,晉升機制的不完善。我國大部分電力企業在對工作人員進行崗位晉升時都不重視對其工作績效的考察,或是對其工作績效情況進行了考察,但是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這種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力企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一)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企業應重視對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完善。這是由于健全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對于提高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企業應重視對傳統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進行改革,應通過建立完善的與時俱進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來為當前的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導。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應針對電力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及其日常運營狀況,來制定新的適合電力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流程進行規范性的要求,以便能夠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提供重要參考,進而實現規范化的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二)培養人力資源管理人才。電力企業還應重視對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的培養。這是由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直接影響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效果發揮,因此,企業應重視對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的培養。這就要求電力企業應在人才招聘時,重點對應聘人員的工作能力與專業水平等進行考察,并對其進行必要的崗位培訓,以確保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的水平能夠達到相關要求。同時,還應對現有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以提高其工作能力,為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三)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電力企業還應重視對激勵機制的建立與完善,以便能夠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這就要求電力企業應將工作人員的工作績效與薪資水平掛鉤,以激發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應對工作態度認真且有突出表現的工作人員給予口頭表揚等精神層面的鼓勵,進而在電力企業內部形成一種積極向上、不斷提升自己能力的工作氛圍。此外,電力企業還應將工作人員平時的績效考核情況與其崗位升遷等進行緊密聯系,并重視對人才晉升機制的完善與優化,引導工作人員實現自主提升,并逐漸推動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電力企業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企業應重視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這就要求電力企業應根據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確保人力資源工作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電力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1]羅洋.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J].企業導報,2014(17):132-133.
[2]厲文君.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企業文化,2012(36).
[3]王永利.淺談我國電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J].西部大開發,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