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省宜城市鄭集鎮中心衛生院 顧玉婷
醫改新形勢下鄉鎮衛生院的人事管理探究
文/湖北省宜城市鄭集鎮中心衛生院 顧玉婷
基層衛生院的管理主要是指對人事的控制與管理,在醫改新形勢下,基層衛生院的人事管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進一步提升基層衛生院的服務水平,基層衛生院以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為發展目標,積極致力于人事管理的創新與改革,為順利實現基層衛生院人事管理的轉型提供了保障。本文通過對當前鄉鎮衛生院的建設現狀進行分析,針對鄉鎮衛生院人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人事管理的轉型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醫改;新形勢;鄉鎮衛生院;人事管理
鄉鎮衛生院作為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培養了大量的基層醫療人才,為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我國醫療體制的改革,鄉鎮衛生院的人才隊伍建設已經難以滿足當前鄉鎮衛生院的發展需求,成為制約基層衛生院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新時期,鄉鎮衛生院應當加強對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積極響應國家的最新醫療政策,為鄉鎮衛生院的人才隊伍建設指明方向,全面提升鄉鎮衛生院的人事管理水平,為鄉鎮衛生院的人事管理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一)鄉鎮醫生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鄉鎮衛生院是推進我國農村基礎醫療建設的主要機構,為基層衛生服務隊伍提供了大量的人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許多農村青年學成歸來后為尋找更好的發展環境不愿留在農村,造成鄉鎮醫生隊伍結構不合理,總體年齡偏大。另一方面,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人員待遇不高,部分醫療工作者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其他工作上,例如農村小超市、農資門市等,造成了鄉鎮醫生身份的模糊和基層服務隊伍人才匱乏。
(二)鄉村醫生隊伍原始學歷水平低。我國鄉村醫療隊伍原始學歷不均衡,據相關調查了解,本科及以上學歷在基層醫務人員總量中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十,中專及以上學歷占總體基層醫務人員總量的百分之四十,高中及以下學歷占基層醫務人員總量百分之七,原始學歷水平較低。為解決基層醫療機構人才隊伍中人才匱乏的現象,政府加大了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扶持力度,相繼頒布了《關于印發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人才培養提供了保障。
(一)衛生人才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不穩定是當前制約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發展的重要因素,受人員編制以及錄用名額的限制,基層衛生院受聘人員較多,這部分工作人員穩定性差,具有較大流動性,衛生院領導人員不愿意安排這部分工作人員去進修。另外,由于基層衛生院工作環境差,待遇不高,很難吸引優秀人才,而部分衛生院骨干醫師經過進修學習經常跳槽到待遇較高的上級醫院,難以留住人才,種種現象都導致了基層醫療人才隊伍的匱乏。
(二)醫療技術水平有限,存在醫療隱患。由于基層衛生隊伍總體素質不高,專業能力有限,經費短缺,很多醫療設施都是基礎設備,在進行較大手術時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上級對基層衛生院投入資金有限,難以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加之醫務人員缺乏相應的培訓,專業技能始終難以得到提升,嚴重影響著基層衛生院的醫療技術水平。
(三)缺乏規范的內部管理。近年來,隨著政府對醫療衛生機構的重視,我國的衛生服務事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基層醫療機構的管理制度依舊沒有得到落實,相應的衛生服務工作也沒有得到鄉鎮政府的重視,人事管理矛盾凸顯。由于基層衛生院人手緊缺,為了開展業務,許多無醫師資質的受聘人員上崗,醫生與患者之間缺乏信任,導致內部管理無序,矛盾增多。
(一)由重醫輕防變為醫防并重。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與發展,基層衛生院的人事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加速了基層醫療機構的管理者與醫務人員思想的轉型,實現了工作的重點從重醫輕防到醫防并重的轉變,全面推進了基層衛生院醫療安全與服務水平。由于上級政府對基層醫療機構預防保障考核力度的加強,防保工作的資金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以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得到了進一步的落實。除此之外,由于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大大減少了基層衛生院的創收壓力,大型手術以及疑難雜癥的救治工作相對減少,確保了基層衛生院工作的穩妥開展。
(二)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實現醫務工作人員的職業化、專業化。《關于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為進一步實現醫務工作者的職業化、專業化指明了方向。首先,在醫改新形勢下,政府加大了對基層醫療機構人才建設的重視程度,明確了鄉鎮衛生院的地位與功能,實現了對基層醫務人員培訓的制度化與規范化,為明確鄉鎮醫生身份、提升鄉鎮醫務工作人員待遇作出了切實可行的舉措。其次,基層衛生院開展了雙向輪崗的工作制度,全面提升了基層醫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積極地推進了鄉鎮以及農村兩級衛生服務網絡的發展,為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良好發展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醫務人員培訓制度化,人才引進常態化。為了加快鄉鎮衛生院人事管理工作的轉型,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到基層工作中來,首先應當加強對引進人才屬地優先的重視,引進的專業醫務人員應當與正式工作人員同工同酬,在取得執業資格之后轉為正式工作人員,切實保障基層醫務人員的切身利益。其次,在引進人員達到衛生院配備標準之后,實現自然替補,給優秀的青年員工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與工作崗位。最后,提升現有基層醫務崗位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上級醫院的具有更高水準的醫務人員投身到基層工作崗位中來,發揮旗手效應,從而提升整體的醫療與防保工作水平,實現基層衛生院與大型醫院醫療技術的同質化。
[1]趙華,沈春安,張小勇等.隨縣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人力資源現況調查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3.
[2]吳婕.新時期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