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聶華 羅琴
數字圖書館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探討
文/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聶華 羅琴
從廣義上來說,信息資源的加工、檢索和利用的全過程都是數字圖書館包括的內容。從狹義上來說,將數字化公共知識資源提供給社會的機構或者場所就是數字圖書館。在數字圖書館時代,館員逐漸成為管理信息資源的人才。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在讀者服務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對相應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不利影響。所以本文主要是對數字圖書館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進行了具體的研究。
數字圖書館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
將優質的服務提供給讀者是圖書館的基本職能,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逐漸進入數字化圖書館時代,這對讀者服務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數字圖書館的背景下開展的各項工作都是圍繞讀者服務進行的。但是在數字圖書館時代,高校圖書館在銜接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以及利用文獻共建共享平臺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具體研究數字圖書館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銜接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紙質資源數字化的功能是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所具備的,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紙質書籍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所以這需要將銜接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的相關工作做好。《中國圖書館分類法》是傳統圖書館中整理和歸檔書籍的主要依據,但是這種分類方法無法將各種知識的層次性和系統性體現出來,對學生的自主學生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圖書館員需要組織和分析知識信息,要綜合研究各個專業的脈絡,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充分利用文獻共建共享平臺。在對數據庫資源購買中高校的成本不斷增加,所以許多地區已經建立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這樣師生不但可以充分體會信息資源的“一站式”服務,同時可以高效配置和綜合利用科技文獻信息資源。但是在數據庫共建共享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圖書館館員應該將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扮演好提供和傳播信息的角色。
(一)將各專業知識脈絡體系不斷完善。綜合分析各專業的脈絡,將圖書館館員和各學院信息專員的溝通力度加強,將各專業知識脈絡體系不斷完善。另外,可以將課程教科書和參考工具書推薦給相應專業的學生,將專業指導書提供給學生,如自然科學的權威書籍主要是由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可以充分利用學科發展史。其中指南手冊、公告和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等是專業脈絡體系主要的宣傳方式。當前自動問題回答子系統和遠程答疑系統等已經研究成功,這些系統可以對學生學習中到的問題進行解答。通過專業脈絡體系圖書館管理員可以將參考書目提供給相應專業的學生,這樣可以將學生學習的動機激發出來,同時可以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
(二)數據庫可以利用學科服務進行宣傳。當前高校沒有充分地利用數字資源,部分學生對國內數據庫文獻檢索主要是利用簡單檢索來完成的,沒有充分了解數據庫個性化檢索;有些學生需求的文獻主要是從全文數據庫中獲取,沒有充分了解文摘型的數據庫,這種現象使文摘型數據庫具有很低的利用率。所以對學生宣傳館藏資源和培訓數據庫的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對數字資源進行宣傳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利用學科服務對數據庫進行宣傳。當前高校還沒有建立聯機檢索平臺,所以在培訓學生中文數據庫個性化檢索的工作中,圖書館管理員要及時咨詢和參考以往的培訓工作。其中數據庫的選擇和數據庫個性化檢索功能是主要的培訓內容,學生的檢索效率主要是通過個性化檢索培訓來提高的。另外應該將外文文摘型數據庫的宣傳力度不斷加大,主要可以利用以下幾個宣傳方式:1.各專業的模板要根據相應的課題合理地制作,用動畫效果圖代替各個數據庫中“help”里的功能,從而將動畫宣傳文摘型數據庫制作出來,這樣可以更加方便地進行數據庫檢索。2.要對積極舉辦競賽活動,如“高效使用文摘型數據庫”等,從而可以將數據庫的使用效率不斷提高。
由此可見,數字圖書館可以改進和創新傳統的圖書館,其對傳統圖書館的繼承和發展主要是通過螺旋式的方式進行的。在數字圖書館的時代,我國高校在銜接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以及充分利用文獻共建共享平臺等方面還存在著不足,對于這種狀況,高校應該采用針對性的措施,如將各專業知識脈絡體系不斷完善和數據庫可以利用學科服務進行宣傳等措施,不斷提升學生對數字資源的利用率和信息的檢索能力。
[1]張秀文.淺議數字圖書館時代高校圖書館應如何為讀者服務[J].教育教學論壇,2014(06).
[2]方絲雨.基于新媒體時代讀者閱讀行為變化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D].遼寧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09).
[3]鄧慧穎,鄒武.關于數字圖書館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3(12).
[4]張森敏.網絡環境下如何提高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水平[J].圖書情報工作,2015(S1).
[5]葉曉冬,夏曉玲.數字網絡化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探索[J].情報探索,2015(01).
[6]史全斌.數字圖書館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思考[J].黑龍江史志,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