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洪 李承榮 白治輝
(1.德江縣錢家鄉農業服務中心,貴州德江 565200;2.德江縣農牧科技局,貴州德江 565200;3.德江縣土肥站,貴州德江 565200)
德江縣2013年豇豆氮肥總量控制試驗報告
王太洪1李承榮2白治輝3
(1.德江縣錢家鄉農業服務中心,貴州德江 565200;2.德江縣農牧科技局,貴州德江 565200;3.德江縣土肥站,貴州德江 565200)
通過氮肥總量控制試驗,進一步優化我縣豇豆氮肥適宜用量,達到解決我縣豇豆生產中氮肥施用量不足或者過量施用、偏施等問題。結果為德江縣河潮泥田豇豆最大產量施氮量為純N4.98kg/畝,對應產量1621.87kg/畝;最佳效益施氮量為純N4.77kg/畝,對應產量1621.15kg/畝。
德江縣 豇豆 氮肥總量控制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設在錢家鄉沙壩村農戶田子進的“三友蔬果園”里。土壤肥力均勻一致,肥力中等,光照充足。海拔658m,年均氣溫16.5℃,年均降雨量1229mm,無霜期302天,常年有效積溫5159℃。地貌類型為壩地,地形部位為平地,地面坡度2°,田面坡度0°,坡向為北向;通常地下水位120cm,最高50cm,最低160cm;農田基礎設施無,排水能力較弱,水源條件為河水,輸水方式為土渠,灌溉方式為溝施,熟制為一年兩熟,常年產量水平1350kg/畝;前茬作物為小白菜。土壤為河潮泥田,土壤結構為無,障礙因素為灌溉改良型,侵蝕成度為二級,耕層厚度20cm。土壤養分化驗結果:有機質30.6g/kg,全氮1.96g/kg,堿解氮79mg/kg,有效磷14.3mg/kg,緩效鉀286mg/kg,速效鉀118mg/kg,PH5.5,交換性鈣829mg/kg,交換性鎂136mg/kg,有效硫58 mg/kg。
1.2 試驗品種
泰豐玉豆王。
1.3 栽培方法
育苗移栽,栽培密度:株行距24㎝×70㎝,每穴2-3株,畝栽4000窩。
1.4 試驗處理與設計
處理1(常規施肥區):當地大多數農戶在蔬菜生產中習慣采用的施肥技術;處理2(優化施肥區):當地近期獲得的高產高效或優質適產施肥技術;處理3(MN0P2K2):無氮區;處理4(MN1P2K2):70%的優化氮區;處理5(MN2P2K2):優化氮區;處理6(MN3P2K2):130%的優化氮區。
采 用“2+X” 單 因 子 試 驗, 小 區 面 積 為2.8m×4.3m=12.04m2,每小區栽4行,每行栽18窩,共72窩,動態施肥區設4次重復,隨機區組設計。基礎施肥區(常規施肥區和優化施肥區)不設重復。各小區之間開隔離溝。
1.5 施肥量及方法
施足基肥,及時追肥。追肥第一次在開花結莢期,第二次在結莢盛期?;噬钍┗蚴┯煤蟾餐?-20㎝。各處理施肥量見表1。

表1 小區施肥時期及用量表

表2 植物學性狀調查表 單位:cm、個

表3 不同處理產量結果調查表 單位:kg、%
2.1 結果與分析
2.1.1 對植物學性狀影響分析
豇豆不同氮肥用量對豇豆的長勢、葉色、莢角影響較大。無氮區莖葉表現淺綠發黃、柔弱、細小、矮短,70%氮區表現淡綠、弱、小、稍長,100%優化氮區和130%氮區表現濃綠、粗、壯、長??偟内厔菔?,氮量水平低的,葉色淡,長勢弱,但根系發達;隨著氮水平上升,葉色變深,同時長勢也從弱到強。詳見表2。
2.1.2 不同處理對豇豆產量的影響

70%的優化氮區4Ⅰ 28.42 1573.72 26.55 4Ⅱ 26.61 1473.50 18.49 4Ⅲ 26.12 1446.36 16.31 4Ⅳ 31.05 1719.36 38.26平均 28.05 1553.23 24.90優化氮區5Ⅰ 27.64 1530.53 23.08 5Ⅱ 33.62 1861.67 49.71 5Ⅲ 31.52 1745.38 40.36 5Ⅳ 29.09 1610.82 29.54平均 30.47 1687.10 35.67 130%的優化氮區6Ⅰ 24.39 1350.57 8.61 6Ⅱ 27.14 1502.84 20.85 6Ⅲ 26.06 1443.04 16.04 6Ⅳ 27.31 1512.26 21.61平均 26.23 1452.18 16.78
表3看出:產量最高的是優化氮區,比無氮區增產35.67%,130%優化氮區比無氮區增產16.78%,70%優化氮區比無氮區增產24.90%。
對動態施肥處理進行方差分析:結果為處理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差異水平,(F處=14.69)>(F0.01=4.56);而重復間產量差異不顯著,(F重=2.16)<(F0.05=3.29)。并進一步通過多重比較,平均數標準誤=1.055405787,DFe(誤差自由度)=9,P(平均數個數)=4,查新復極差表得SSR0.05=3.41,SSR0.01=4.99,LSR0.05=3.503193, LSR0.01=5.126374。 優 化 氮 區和70%的優化氮區產量差異不顯著,比130%的優化氮區增產顯著;優化氮區和70%的優化氮區比無氮區增產極顯著;130%的優化氮區比無氮區增產顯著。
2.1.3 不同處理對豇豆產值的影響
豇豆單價(按本地同期市場價):4.00元/kg。產量、產值、凈產值、產投比都是優化氮區最高。
2.2 肥料相關函數分析
將無氮區、70%優化氮區、優化氮區、130%優化氮區4個處理豇豆的產量與氮肥用量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產量與肥料的一元二次效應函數和相關性(R值)。

R2=0.89
2.3 最大(佳)施肥量效應
依據偏導理論,對回歸試驗結果方程進行分析,求出豇豆最大產量施肥量為純N4.98kg/畝,對應產量1621.87kg/畝;最佳效益施肥量為純N4.77kg/畝,對應產量1621.15kg/畝。
S643.4
B
1003-1650(2017)04-0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