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聶俊偉 陳超
體育與旅游整合發展模式初探
文/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聶俊偉 陳超
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整合發展已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各種旅游與體育旅游的相互融合與滲透,已經衍生出一批新型的產業。本文將結合當前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模式進行探討研究,對提高旅游行業的經濟效益,改善全民的身體健康素質重義重大。
旅游產業;體育產業;整合發展;模式
體育旅游是一種以探險、娛樂、獵奇、健身、保健或消遣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它還有增強健康水平、調節精神狀態、陶冶生活情操、放松疲憊身心、增加戶外知識的功效。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的整合發展,誕生了體育旅游產業。
產業整合發展是一種經濟現象,也是一種迎合社會需求的新生物,它也有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會形成各種發展模式。產業的整合與發展是一種好現象,能夠優化傳統產業,促進技術及行業體制的創新。我國的旅游產業與不同產業的相互滲透,使得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滿足,這也是整個旅游產業的進步,對于促進旅游產業升級意義重大。
當前旅游與體育相結合、滲透后,已經呈現出一些值得稱贊的整合發展模式。下面將對體育旅游的特點及其發展模式進行分析闡述,給旅游體育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多借鑒。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都市人的壓力也在飚升,旅游與體育運動都能釋放壓力。因此,體育與旅游的整合發展,帶來了大量的旅游消費需求。目前體育旅游主要呈現如下一些特點:
(一)追求“健康與養生”的體育旅游。旅游景點多是一些環境優雅、風景如畫的地方,都市人在這種怡人的自然環境下,一是能游玩參觀,二是能療養身心。因此,追求“健康與養生”的人更愿意選擇體育旅游的方式,如當下時興的探險闖關、登山、滑雪、泡溫泉等能與體育活動相結合的項目,非常受消費者的青睞。人們一邊參加這些活動,一邊享受到返璞歸真的游玩樂趣。
(二)尋求“刺激與冒險”的體育旅游。隨著社會的發展,單純的旅游已無法滿足一般旅游消費者的需求,大家更希望在旅游中尋求一些刺激與冒險的感覺。因此,針對這一些探險、冒險愛好者,體育與旅游相結合也開發出了一些新的項目。如漂流、野營、賽馬、攀巖等結合當地獨特地形、地貌、物產使旅游消費者能夠體驗更多富有刺激性和挑戰性的體育旅游項目。
(三)體驗“休閑與觀光”的體育旅游。若是將體育項目與自然風光有機融合,是否更能讓旅游消費者深度體會風景地的風韻呢?如山西衛視的《沖關大峽谷》節目,就以太行山為天然的攝制背景,一路上既呈現了大峽谷的優美的風景,也使人感覺到了體育活動的樂趣。
旅游產業與體育產業的整合發展,已然成為當下旅游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各種旅游與體育相結合的模式也日漸成為一種行業主流。
(一)“融合與滲透”的整合發展模式。開發旅游項目的同時,自然地滲透了許多體育元素,最終使旅游中也包含著體育活動,體育活動就是一種旅游。如一些鄉村旅游項目中,就有體育休閑健身、體育競賽表演、體育活動、民俗節慶活動等一并融合發展。旅游消費者既享受體驗了鄉村怡人的自然風景,又參與或觀賞了一些體育活動,二者是相互融合與滲透發展的。
(二)“延伸與互補”的整合發展模式。所謂“延伸與互補”是指產業間的經濟活動,實現了功能互補,實現了產業外部延伸。如一些體育文化創意產業、體育博產業、體育旅游商品研發等,都是體育與旅游“延伸和互補”發展模式下生成的新業態。二者是優勢互補發展型,能夠賦予原產業新的附加功能,使這些新業態更具競爭力,進而形成一種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產業形態。
(三)“重組與整合”的發展模式。這種整合發展模式是將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進行一些重新組合,進而形成了各種新的產業形態。如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重新組合后,誕生的各類會展旅游、節慶旅游、體育產業聚集群、體育特色項目游等,都屬于“重組與整合”發展模式下的產物。
譬如體育健身與村落旅游本是不同的產業形態,通過重組與整合后,誕生的一個個“鄉村健身俱樂部”,讓旅游消費者在體驗鄉村飲食、鄉村居所、鄉里農活的同時,即健了身又養了身,還感受到不一樣的自然風情。這一類的鄉村俱樂部也越來越受到都市人的歡迎。
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的整合發展,雖然越來越成為一種行業新趨勢,但也存著種種問題,值得我們反思并進一步改進。
首先,體育旅游整體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目前體育與旅游整合發展的項目,多是處于一種初步發展的階段,還需要更多新的體育項目的加入,需要更多創新及創意的融入。其次,各級對體育旅游的宣傳力度不夠,許多體育旅游項目無人問津,知名度低。再次,要加強體育與旅游整合發展模式的創新,組建多品種體育俱樂部,充分調動旅游者的參與性等。
綜上所述,體育與旅游整合發展的大趨勢的到來,還需要使各種新的發展模式能相互作用,形成一種模式的互補及融合才能使體育旅游出現持續發展的新態勢。
[1]張滿林,朱新杰.遼寧鄉村旅游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34(7).
[2]閆昱靜.山西體育旅游發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