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祝鵬
(福建省仙游縣城西中心小學 福建莆田 351200)
論拉伸運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陳祝鵬
(福建省仙游縣城西中心小學 福建莆田 351200)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顯然成為大家都十分重視的一個區域,而教育分支中的體育教育也特別重要,國家在前幾年就已經頒布政策要把大學生的體育測試結果作為畢業考核的一項標準,國家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視也給人們必須重視教學中的體育教育一個啟示,身體素質是學生能否正常參加教學活動的基礎,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很有必要。拉伸運動作為體育運動的一類,對于身體的發展及作用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把拉伸運動滲透到具體的體育教學中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從拉伸運動的含義及意義,包括如何把拉伸運動延伸到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中來進行論述。
拉伸運動 體育教學 身體素質
拉伸運動作為體育運動的一種,是一種運動強度不高的健身運動方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健身以及鍛煉方式,其特點是可以增加身體各關節的柔韌度和關節活動,在進行拉伸運動時,人的身體的很多關節都會得到放松,所以,拉伸運動很多時候也會被當做一種高強度運動之后的放松方式[1]。拉伸運動主要分為主動拉伸和被動拉伸。所謂的主動拉伸就是指主要依靠收縮肌肉的力量,利用肌肉的拉動去進行身體各關節的放松及運動,而不是其他外力使動作保持在某一個特定的位置上,所以,主動拉伸又叫做靜立拉伸。主動拉伸的好處是可以增加動作的柔韌性和收縮肌肉的力量。例如,單腿站立,將另一條腿上舉,保持此姿勢不動就是一個很標準的主動拉伸。被動性拉伸是一種緩慢的、放松性的拉伸,而且還可以期待降低神經和肌肉興奮性的作用,是一種在運動結束后放松時可以采用的一種良好的方法。拉伸運動的特點就是動作強度不高,主要是一種放松性運動,有點類似于瑜伽這種運動,但是瑜伽多是靜止性動作,用來修身養性和塑形比較合適,拉伸運動則加入了運動性的元素,通過動態的運動形式進行全身肌肉及關節的放松。
教育事業發展到今天,進步人們都看得到,從最開始的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教育到現在的素質教育的發展,這種教育的進步也為學校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學不再是一個形式,而是真正的要求學生能夠在身體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F今人們的生活條件獲得了進一步的提升,在生活條件提升的同時,很多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卻沒有得到提升,這也是平時缺乏鍛煉的結果[3]。學校里一般都會重視體育教學包括平時的體育鍛煉,比如學校會組織課間操或者跑操運動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體育鍛煉。既然都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普及對于中小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在實行素質教育之前,中國的教育一般都是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就是與應試教育相對的一種教育方式,所以實施素質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重視體育教育的實施無疑就是素質教育的一個很好的體現。在具體的體育中把拉伸運動這種比較適合學生進行的運動滲透進去,也是體育教學的一種良好的發展趨勢。
拉伸運動作為一種適用范圍廣、但是對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要求又不是特別高的運動形式,其實是非常適合在學習的具體的體育教學中開展的。這也要求學校在進行本學期的體育教學規劃時可以把這一運動形式納入到教學規劃中,這樣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的具體設計時也會考慮拉伸運動的具體設計。之所以要把拉伸運動收納進體育教學活動中來,最主要的還是拉伸運動有利于學生身體協調性和柔韌度以及身體素質的提升。身體狀況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基礎和本質,如果不能有一個良好的身體,那么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會心有余而力不足。更關鍵的一點是,這些學生遲早都要進入社會,加入到社會的競爭中去,如果沒有良好的額身體素質,必定會在激烈的社會競爭處于不利地位,而青少年的身體正處于成長發育之中,如果在這一過程中不加強鍛煉,就會錯過最佳的身體能力塑造關鍵期,后期將無法彌補。拉伸運動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性,人們都知道身體協調能力對于一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甚至是由小腦的發達程度所影響的,身體的各部分關節包括器官之間都是互相關聯的,那么也就是說,鍛煉身體的協調度其實也會影響腦部的發育程度,所以,提升學生身體的協調度需要把拉伸運動滲透到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除了身體協調,拉伸運動也會使學生在運動時增加關節的活動范圍,現在的運動方式有很多種,從無氧運動到有氧運動,包括跑步、跳繩、健美操、打球等,這些運動方式雖然對人體的鍛煉都是有益的,但是,很多運動都是針對某一個關節或者身體某一部分的鍛煉,比如說跳繩主要鍛煉人們的彈跳力和雙臂的肌肉以及肘關節的活動,這樣人們就需要把多種運動方式結合起來才能起到全身性的鍛煉效果。但是在進行拉伸運動的練習時,全身上下的多個關節都會得到放松和拉伸,甚至包括手指關節這些精細性動作的小關節也會涉及到,所以,無論是對身體各方面的影響,還是學生的未來發展的影響,把拉伸運動更多地加入到體育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既然拉伸運動在體育教學中有如此重要的意義,那么教師就要考慮如何更好地把拉伸運動與具體體育活動的開展相融合了。要想發揮這一運動的最好效果,學校首先應該樹立正確的態度,采取鼓勵支持引導的方式,大范圍地普及開展這一運動,針對這一運動對教師提出要求,加入體育要素的考核標準之中,這樣才能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要想把這一運動完美滲透進體育教學中,還要發揮教師的作用,教師作為體育活動的引導者,應該從課前到課中再到課后,都起好引導性的作用。首先是課前課程設計,在新模式的互動教學下,不再是單一的老師教學生學,而是教師要多引導啟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考慮教學內容的全面性和趣味性,所設計的課程不僅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還應該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而且還應該注意課程的全面性和多樣性,不使用單調的課程模式,只有符合時代的標準又具有趣味性的課程內容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才能獲得更好的發揮教學效果。要想把拉伸運動運用到體育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學生都參與進來,也就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去尊重每一個學生,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實行因材施教的方法,也是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中應該注意的一點,對于學生來說,特別是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他們對于運動還是比較歡迎的,所以開展拉伸運動的教學只要找對教學方法就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作為體育教師,在這項運動的開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不僅負責引導學生的體育鍛煉發展,還擔負著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師應該進行全面的考慮,在當前的體育教學缺乏亮點的時代應該怎么把拉伸運動這一基礎性運動更好的融入教學中去,這不僅關乎體育的發展,更關乎教育的發展。
拉伸運動作為一種基礎性的運動方式,普及性其實是比較高的,因為它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是比較低的,不像那些競賽式的體育運動對于身體的各項能力都有嚴格的要求,所以在學校中進行推廣非常有必要。21世紀已經不是單一的發展,現在對人才的要求就是全面發展,體育素質作為基礎教學,對其他能力培養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大的,應該給予重視,而如何讓具體的拉伸運動在體育教學中更好、更全面地滲透,也是每一位體育老師應該重視起來的問題。
[1]席煥久.體育人類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2]盧鋒.休閑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3]馬惠娣.走向人文關懷的休閑經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G807.4
A
2095-2813(2017)09(a)-009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5.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