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彥峰
(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鄭州 450064)
中學生體育課上“挫折感”的產生與疏導①
閆彥峰
(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鄭州 450064)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中學生抗挫折能力亟待提高。該文采用文獻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中學生體育課堂上“挫折感”的產生與疏導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中學生體育課上“挫折感”的產生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遇到挫折時中學生要保持積極的心理應對,對有“挫折感”的學生要開展及時、合理的疏導,以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體育課 挫折 疏導 中學生
常言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風順只是人們的良好愿望。挫折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只是不同的人面對的挫折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有些時候,挫折戰勝了人;有些時候,人戰勝了挫折。現在的中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生活上很少面對挫折,但在學校中,在學習方面尤其是在體育課堂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方面很容易遇到困難和挫折,“挫折感”往往會油然而生,導致中學生心理出現不應有的壓力和消極的情感體驗。現階段我國教育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中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強弱標志著我國未來的發展狀況[1]。因此,對中學生體育課堂上“挫折感”的產生與疏導開展研究很有必要。
“挫折感”是指人們遭受到挫折后所產生的消極的情緒體驗,也叫心理挫折[2]。中學生在體育課堂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中往往會遇到挫折情境,甚至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和老師的批評,從而出現不高興、煩悶、焦躁的心理體驗,甚至出現痛不欲生的挫折感受。從主觀上看,中學生遇到挫折、產生挫折感、體驗到消極的情感不是好事,但從客觀上看,中學生畢竟年齡小,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少,挫折可以使一個人變得堅強、堅韌,更能吃苦耐勞,能忍受更大的挫折。也就是說,學習上的壓力有時可以轉化為動力。比如在學習800 m跑時,有些同學就會在跑的過程中特別是“極點”出現時半途而廢,看到別的同學能完成或是受到其他同學的挖苦、奚落時,就會很郁悶、很傷心。此時,如果老師能夠及時送上鼓勵的語言,教給學生循序漸進的練習方法,這些同學可能就會產生愈挫愈勇的積極情感體驗,產生非要練好800 m的強烈的爭勝心,從而通過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由此也可促進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的學習和掌握。所以,中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出現“挫折感”不可怕,關鍵是要通過教師的疏導變壓力為動力、變壞事為好事,提高學生的挫折承受能力[3],讓學生勇敢地面對挫折和今后人生的逆境。
在中學體育課堂上,學生在學習、掌握某些體育運動技、戰術的過程中,遇到難處、挫折,產生“挫折感”的時候較多,原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內部因素,還有內、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外部因素主要是指那些妨礙中學生體育課堂上完成學習目標的限制性條件或意外發生的情況,一般包括學習內容、學習條件、學習環境,師生和同學關系等。內部原因主要是學生個人生理、心理方面,往往學生在身體受傷、患病,心理受到打擊出現失調、失衡,產生強烈的失衡與沖突,就會產生煩躁、痛苦等情感體驗。許多學生在體育課上出現挫折感的情感體驗時,則往往是內、外部原因相互疊加的結果。中學生上體育課時,最容易出現的就是身體的意外受傷,如打籃球時腳踝關節扭傷,投擲鉛球時指腕關節扭傷,投擲標槍時肩關節扭傷,跳木馬時摔倒等。當出現上述情況時,有些學生就會對體育課產生消極情緒,就會對某些體育運動項目產生畏懼心理,就會因自我評價的失衡而出現自我懷疑與否定,就會產生心理陰影和強烈的挫折感受,更會擔心別的同學嘲笑,出現自尊心受挫,不想或不敢再向預定的學習目標邁進。影響挫折感的因素很多,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主觀感受,即目標的價值判斷和對挫折情境的理解、感受、認知狀況。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每一個中學生在開展每一運動項目的學習與鍛煉時,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情境與體驗,不同的人則會有不同的態度,不同的對待方式和應對策略。所以,中學生就要學會分析體育課堂上挫折感產生的原因,學會正確去對待。
體育教學的過程不僅是簡單的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而且也是提高學生心理活動水平、增長智力,形成良好品質和完善個性的過程[4]。因此,當中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遇到挫折時,要教育學生采取積極的心理應對,提高學生的心理活動水平,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心理應對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適應機制,當中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遇到挫折時,就會有截然不同的2種應對方式,即積極性應對或消極性應對。中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遇到挫折時去消極性應對不僅不利于問題的解決,還會使事情變得更嚴重、更復雜,積極性應對才是理智、正確的選擇。積極性應對的方式包括:面對挫折不輕易放棄,繼續刻苦努力爭取實現目標;調整心態,調整期望值,重新確定新的目標,減輕心理損傷;升華自己的行為,正確看待挫折并將挫折轉化為奮發向上的動力。中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遇到一些困難、挫折是很正常的,關鍵是對待困難、挫折的方式,采用積極性的心理應對方式才是正確的選擇。
中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產生“挫折感”后,如果不能正確應對,不進行及時疏導,就會影響中學生對待體育學習的態度,影響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并進而影響中學生的體質健康。在對中學生進行疏導時,可發揮學校、社會及家庭的合力,特別是體育教師和父母要主動承擔疏導的責任。在對有“挫折感”的中學生進行疏導時,首先就是要鼓勵中學生勇敢面對所有困難與挑戰,不要輕易放棄目標,要學會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努力使自己變為勇敢、堅強的人;其次就是教會他們學會及時調整,另辟蹊徑,適度降低不適當、不切實際的期望值,由低到高循序漸進地去完成目標;再次是要幫助他們想辦法、出主意,協助中學生辯證看待困難與挫折,幫助中學生學會自我調節、自我安慰,恢復心理平衡和自信性;再有就是要教會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將困難、挫折當作自己成長的財富,化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自己愈挫愈勇,養成不服輸、不氣餒、不放棄的性格;還有就是教會體育課堂受挫折的中學生學會自我解壓、自我宣泄,學會正視困難現實,慢慢消化淤積的消極情緒和不愉快的感受,學會向同學、老師、家人傾述自己的感受、體驗,多聽取他人的意見、看法,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學生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抗挫、耐挫、越挫越勇的心理基礎[5]。總之,疏導對體育課堂上產生“挫折感”的中學生很重要,及時、正確、合理的疏導可以有效增強他們的抗挫折能力,能夠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中學體育課堂上許多學生都有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都有學習不如意或受挫折、被嘲笑的時候,此時往往就會產生較為強烈的挫折感受,面對此種情況有些學生就會產生心理陰影,甚至產生畏懼感。所以,對學生進行及時、恰當、正確的心理疏導非常重要。通過心理疏導可以幫助他們及時調整心態,提高抗壓和應變能力,正確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學會正視現實,學會堅持不懈,變得更堅強、更勇敢,這樣,體育課堂上的挫折就轉變為了他們人生中寶貴的精神財富。
[1]丁欣力.中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產生挫折感的研究[J].科技風,2011(22):64.
[2]劉芳,賈曉波.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心理素質[M].中國和平出版社,2001.
[3]陸勝興.體育教學中對中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1(6):23-24.
[4]李風婷,劉淑梅.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挫折及其消除[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93-94.
[5]侯海朝.淺談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J].學周刊,2013(27):33.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Frustration" of the Generation and Guidance
Yan Yanfeng
(Zhengzhou Shuqing Medical Vocational School,Zhengzhou He`nan,450064,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need of talent training,middle school students need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resist setbacks.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interview,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neration and guidance of frustration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frustration" is a result of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frustrated students to maintain a positive coping,on the "frustration" of students to carry out timely and reasonable guidance,to promote their healthy growth.
Physical education; Frustration; Persuas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80-051
:A
:2095-2813(2017)03(c)-009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090
閆彥峰(1982—),男,漢,河南許昌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