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虎 張燕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新形勢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發展研究①
石玉虎 張燕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擁有“世界第一運動”美譽的足球運動一直以來備受人們青睞,但我國足球發展比較緩慢,普及程度低,急需要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來彌補我國足球運動發展不足的趨勢。 新一輪的校園足球工作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這一面向人群主要是青少年。青少年作為我國足球運動的未來,肩負著我國未來足球發展的偉大使命,而發展校園足球運動是從根本上解決國足落后趨勢,振興中國足球的戰略性措施。該文主要是采用文獻資料法、調研與實地考察法、專家訪談法等科研方法,對我國青少年足球活動發展現狀、活動價值、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影響因素和存在問題以及發展對策進行研究,希望對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未來注入一些新鮮的活力。
青少年 校園足球活動 價值 發展
“中國足球運動要上去,要從娃娃和少年抓起”[1],這是鄧小平同志在1985年發表的講話,可想而知他當時就看到了中國足球未來發展的趨勢。2009年4月,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及《實施方案》,并于2009年6月正式啟動了校園足球活動。2016年3月16日公布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又為在黑暗中摸著石頭過河的國足點燃了希望的燈塔,從此,我國的青少年足球上升了一個新的階段,之后的專家們也對校園足球的發展問題做出過許多關注與研究。
在中國足球整體陷入困局的當下,校園足球被寄予厚望,黨和國家領導人也特別注重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從2003年起就實行足球人才與足球教練員兩手抓的計劃,為了更加細致地推動校園足球活動,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不僅增強了青少年的體質,而且也為足球后備人才的發展儲備力量。加之2009年啟動校園足球活動以來,足球環境也逐步完善,試點學校起到模范作用,帶動其他學校積極開展足球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進來,一方面全身心地享受足球運動帶來的樂趣,盡情地奔跑在陽光下,累并快樂著,提高了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的耐力;另一方面,足球作為一種集體性項目也培養了孩子們團結奮斗精神與頑強的意志。
自200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正式啟動以來,校園足球活動通過7年的發展,已經取得“國家級布局城市49個、試點縣3個、省級校園足球布局城市82個、參與活動的學校5 084所,注冊球員數量19萬,直接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學生數270萬”的不錯成績[2]。根據教育部《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中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全國校園足球定點學校要達到20 000所,校園足球人口目標為2 000萬。而在《方案》中,2025年全國校園足球定點學校數量更是要達到50 000所。
隨著校園足球活動的廣泛開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校園足球活動很有可能為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功績,頂起國足的一片天。
2.1 育人價值
校園足球活動蘊含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價值就是育人為本。校園足球活動參與的主體是青少年,而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中比較重要的時期,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最佳時期。通過校園足球活動,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促進青少年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校園足球文化在無形中對學生人格的培養和價值觀的熏陶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將他們塑造成為有理想、敢于擔當、有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3]。
2.2 強身健體價值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任何一項體育運動,最直接、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強壯身體、增強體質,這也是體育所折射出來的最根本的價值所在。擁有強健的體魄也是保家衛國的資本[4]。校園足球作為體育項目的一種,身體對抗性激烈,其本身的運動特點就決定了校園足球對青少年自身成長有著不可磨滅的促進作用。參與足球運動,可以鍛煉青少年心肺血管健康的耐力,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將促進學生身體健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鍛煉強健的體格[5],這也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要求。
2.3 人才培養價值
當前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培養事關國家足球的可持續發展。誰抓住了青少年誰就把握住了足球的未來,誰失去了青少年誰就失去了國足的未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正是抓住了青少年校園足球這一有利因素,通過校園足球活動來培養未來的足球人才,不僅鍛煉了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也為我國足球后備人才培養出一批優秀的足球運動員。
3.1 青少年校園足球運營機制不夠完善
雖然黨和國家領導人大力支持校園足球活動,但還是缺乏足夠的關注和必要的扶持政策來支撐校園足球整個的運營市場。往往上級傳達下來的任務下級沒有按照執行或者僅僅是敷衍,上下級之間沒有達成統一的管理體制來更好地為校園足球活動的發展出謀劃策,缺乏成熟的運營機制。
3.2 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師資數量和業務水平不足以適應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需要
校園足球活動作為剛剛起步的一項運動,不像足球、排球、田徑運動一樣長期以來一直作為校園體育的一部分,因此足球師資隊伍尚處于逐步建立到逐步完善的階段,暫時無法輸送更多專業的足球教師從事足球教學,師資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3.3 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場地條件不足
隨著校園足球活動參與人數不斷增加,場地等硬件設施無法滿足活動要求,努力擴建場地數量已是迫在眉睫,而單靠政府的經費無法滿足,教育部門的扶持力度有限,嚴重阻礙了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力度,同時也使得學校在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時很難進行下去。
3.4 缺乏系統的校園足球活動課程體系
校園足球活動不同于其他排球、籃球課程,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因此教師在教學方面還處于盲目狀態,國家也沒有制定有關校園足球活動統一的標準去評價學生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
4.1 建立足球活動長效發展機制
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需要大力的人力、物力資源,還有系統的管理、組織與培訓來維持,主要依靠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的密切配合,構建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的管理機制。
4.2 加強足球教師隊伍的建設
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專業足球教師,只有以專業足球教師為主力,校園足球活動才可以長期有序地進行下去。
4.3 擴建學校場地規模、設置專項場地建設資金
盡管國家每年拿出一部分資金全力支持校園足球投資建設,但這遠遠不能為青少年足球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場地。
4.4 制定科學的校園足球訓練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校園足球訓練亦是如此。學校應本著科學的態度,根據學生自身發展特點制定系統合理的足球訓練計劃,保證校園足球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1]劉延東同志在中國足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Z].全國校園足球辦公室內部資料.
[2]李元浩.校園足球發展迎來新契機[N].工人日報,2014-11-27.
[3]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Z].
[4]新華網.胡錦濤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Z].2004.
[5]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 年) [Z].2010.
G843
:A
:2095-2813(2017)03(c)-010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106
石玉虎(1965—),男,漢,安徽蚌埠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學校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