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萍
隨著人大監督工作的持續深入和不斷創新,近年來,基層人大紛紛對“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及審議意見書落實情況報告進行滿意度測評。這既是檢驗“一府兩院”履職行權是否到位的可靠標準,也是體現基層人大監督實效的直接形式。測評中出現不滿意票,則是民主意識覺醒的最好表現。那么,基層人大該如何正確看待測評中的“不滿意票”呢?
筆者認為,要不斷提高對不滿意票的重視程度。現實情況中,測評大都會以“滿意”或“基本滿意”的結果通過,這之后,很少有人會回頭去關注其中的不滿意票,這就使得占較少比重的不滿意票被“淹沒”于占較大比重的滿意票當中。對于表決來講,存在不滿意票是正常的,畢竟一項工作好壞的評定,通常牽涉到方方面面,在利弊權衡的過程中,難免會顧忌不到極少數人的利益。作為“一府兩院”工作的監督者,基層人大要從意識層面主動提高重視,不僅要關注每次測評的結果,更要關注每次測評中不滿意票的占比情況,是較以往提高了還是減少了,這也不失為一個評判監督工作是否到位的新角度。
要理性分析不滿意票的存在原因。行使表決權,是常委會委員及人大代表的基本權利,也是聽取民意、反映民聲的有效途徑。但還是有少數人在測評中做“老好人”,即使有意見,也不愿意或不敢投不滿意票,認為自己手中的票微不足道,并不能影響最終結果,投了也是白投,反而會得罪人,便索性跟票;也有極少數人投票隨意性較強,從而忽略“一府兩院”所作的大量工作。這些情況都使得測評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允。鑒于此,基層人大要積極引導投票人認真履行自身職責,正確行使表決權利,尤其要時刻提醒他們代表的不是個人意志,而是人民群眾賦予他們的神圣使命。同時,對于一些需要久久為功的專項工作,引導他們既要能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又要能客觀肯定“一府兩院”所付出的努力,從而促進基層人大敢于監督、善于監督,并寓監督于支持當中。
要正確采取對不滿意票的應對方式。基層人大一般使用票決或電子表決方式進行滿意度測評,這兩種方式均為無記名投票,其優點顯而易見,但無記名也就意味著不知道到底是誰、由于什么原因投了不滿意票。此時,應分三種情況采取對策,若不滿意票的數量極少,這是正常且合理的現象,給予適度關注即可。若不滿意票的數量超過三分之一又不足以影響測評結果時,應根據常委會分組審議情況,真實、準確整理出審議意見書交“一府兩院”認真辦理,或在會議結束前的常委會領導講話中點明要求;個別反映突出實際又能予以解決的問題,應明確相關工委繼續加強跟蹤督辦。若測評結果為“不滿意”,則報告不予通過,責令“一府兩院”及相關部門重新研究辦理,并于規定期限內重新報告,由常委會重新組織測評,以此彰顯人大監督剛性,并提高常委會委員及代表們正確行使表決權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