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變革”
過去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們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這些歷史性成就的取得、歷史性變革的發生,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面向未來,要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變為現實,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增強維護核心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高舉旗幟,堅定“四個自信”,保持戰略定力,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進黨和國家事業從勝利邁向新的勝利。
“新時代”
對于國家而言,新時代表明我國戰略任務的變化、發展坐標的前進、國際影響的增強。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正是基于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性意義的準確認識,基于對新的偉大實踐的正確反映,基于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高度概括。十九大報告提出“新時代”,是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必將有力確保“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
“社會主要矛盾”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國生產力水平總體提高的必然結果。報告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判斷,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指明了方向。當前,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既有經濟領域的,也有文化、社會、生態領域的;既有城鄉發展不平衡,也有區域發展不平衡。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就是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滿足人民在各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
“四個偉大”
面對充滿各種矛盾的國內國際新形勢,我們需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奪取內政、外交和國防等各項事業的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華兒女的偉大夢想,需要通過偉大斗爭來實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我們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繼往開來,增強“四個自信”,沿著新的長征路不斷前進。偉大事業越發展,偉大夢想就越能實現。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偉大工程,它對其他三個“偉大”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搞好。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等基本問題都作出了明確回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
“基本方略”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十四條基本方略,既是理論性的,又是實踐性的,統領性、全局性、普適性都很強。從理論溯源上看,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是對黨的十五大提出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黨的十六大提出的“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的一種深度綜合、概括和升華?;痉铰允菍Ω母镩_放近40年來的基本經驗,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發展各項事業的概括和總結。
“新征程”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是對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準確把握。開啟新征程,要在基礎性、全局性、長遠性方面下功夫。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例,按照開啟新征程的要求,應更多采取著眼長遠的基礎性、根本性措施,實現美麗中國的夢想。
“兩個階段”
“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使“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現代化建設目標有了更好的對接?!皟蓚€階段”的戰略安排,意味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將大步邁開。這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進偉大事業的邏輯延續,是我們黨開創未來、擁抱世界的宏偉藍圖?!皟蓚€階段”的戰略安排承載著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將以前所未有的創造力和帶動力,全方位、深層次地改變中國、影響世界。
“現代化經濟體系”
十九大報告關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論述,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基礎上,對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作出的全面部署,系統回答了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如何實現發展的問題。新的時代條件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改變過去長期追求數量規模的發展模式,把發展動力轉換到依靠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上,必須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鄉村振興戰略”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很好地繼承了黨對“三農”問題一以貫之的重視并進行了創新發展。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就向社會各界釋放了一個信號:資源要素配置要繼續向“三農”傾斜,補短板,強弱項,“三農”事業大有可為。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
全面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社會主義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執政黨,我們黨肩負著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的任務。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就是為了統籌領導方方面面的工作,科學、有序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為法治中國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中華文化新輝煌”
十九大報告把文化繁榮和文化自信上升到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加以闡釋。中華文明五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了將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地轉化為面向現代、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文化,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我們必須致力于提高文物、文化從業者的能力水平,培養一批耐得住寂寞、潛心從事考古和歷史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培養一批能夠把文物與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有機結合起來的專業人才,充分吸收傳統文化的養分,做到古為今用。要致力于加大人文交流國際合作力度,開拓國際視野,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endprint
“健康中國”
讓人民群眾公平地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就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打造健康中國。
“美麗中國”
新時代把美麗中國建設擺在重要的位置,有五個基本導向。一是時代導向,要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目標導向,使生態環境質量提升成為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三是問題導向,優先解決人民群眾感受最深的大氣、水、土壤等污染和突出的生態破壞問題。四是治理導向,美麗中國建設需要依靠制度建設和多方共同參與,提高全社會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五是全球導向,不僅要建立美麗中國,還要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要實現“美麗”這一目標,需要長期努力、久久為功。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報告首次提出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四個現代化,既是生成和提高軍隊戰斗力的要求,更是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的要求?,F代化的軍事理論是對國防和軍事活動的本質及其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能夠正確指導國防和軍事實踐。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既包括科學的組織模式和制度安排,也包括科學的運作方式。軍事人員現代化是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關鍵。而武器裝備現代化則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和重點,是衡量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重要標準。
“人類命運共同體”
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十九大報告,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不僅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也在為人類進步事業和人類社會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也開辟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與實踐的新境界。它將中國特色與時代特征、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融合在一起,是引領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潮流的大智慧,是指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創造新輝煌的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歷史影響。
“黨的六大建設”
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報告提出的黨的六大建設,從實踐基礎看,源于十八大以來的全面從嚴治黨,如“旗幟鮮明講政治”“把紀律挺在前面”等,又立足于解決黨內目前還存在的各種突出問題,如“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現實性、針對性很強。從黨建歷史看,強調政治建設、紀律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尤其是我們黨與其他政黨相區別的重要標志,但相當一段時間以來,這兩個方面被一些人忽視,現在將這兩個方面凸顯出來,既是黨建工作承繼歷史傳統,又是“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要求。
“反腐敗壓倒性勝利”
反腐敗問題是群眾非常關心的話題,也是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五年來,反腐敗重大舉措不斷出臺,既打“老虎”又拍“蒼蠅”,一批腐敗分子被反腐重拳擊落。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越往后執紀越嚴,黨內法規體系越發完善,反腐敗力度和高壓態勢不減,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和推進反腐敗斗爭,必定能夠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監察體制改革”
十九大報告凸顯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政治地位,進一步完善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更加明確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報告進一步細化了國家監察的操作程序和工作規范,從改革細節入手,豐富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方案。
(本組文章摘編自《人民日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