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各地軌道交通建設的迅猛發展,地鐵作為其主要形式,在全國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修建地鐵的熱潮,尤其是地處我國中心的內陸城市西安。作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核心城市,地鐵的修建成為近些年西安城市建設的重要任務。在興建地鐵的同時,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應運而生,即地鐵經濟。地鐵經濟這一新型經濟形態,與城市的建設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通過對地鐵經濟概念及特征的概括,分析了其對西安市城市發展建設的影響,進而說明地鐵經濟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地鐵經濟;城市建設發展;西安市
中圖分類號:F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9-0096-03
引言
西安市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節點,是“一帶一路”經濟戰略的核心城市,是繼北京上海之后我國第三個國際化大都市。無論北京市或上海市,在城市規劃發展過程中軌道交通建設都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均有著較為發達的地鐵交通網絡。同為國際化大都市,西安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大力開展軌道交通建設,尤其是地鐵。它作為便捷快速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自2011年9月開通運營至今,正逐漸改變著古城人們的生活方式。西安市目前已開通三條地鐵線路,伴隨“三線運營”這一地下軌道交通模式的產生,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地鐵經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與國內外擁有發達地下交通網絡的城市不同,西安的地鐵建設尚處于發展初期,地鐵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出現,在引起各界關注的同時,讓我們意識到軌道交通及其關聯產業對城市發展建設的重要作用。地鐵經濟與城市發展建設究竟是何種密切的聯系,二者如何互相影響,成為我們需要探究的問題。
一、地鐵經濟的概念及特性
(一)地鐵經濟的概念
隨著全國修建地鐵熱潮的展開,越來越多的大中型城市擁有了地鐵。地鐵的興起為人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許多城市都以是否擁有成熟的地鐵網絡作為其建設發展程度的衡量標準。地鐵與經濟的結合正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地鐵經濟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對地鐵經濟現象的研究也逐漸增多。僅2015、2016兩年,知網收錄有關地鐵經濟的論文就多達1500余篇,各高校及科研機構紛紛圍繞地鐵經濟展開調研。
究竟何為地鐵經濟?在對比相關先行研究的基礎上,筆者做了如下總結:地鐵經濟是指圍繞地鐵沿線展開的一系列與其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維護等相關的市場活動,所有與其產生經濟效益的環節均可稱為地鐵經濟,它與城市的建設發展息息相關,決定著城市經濟建設發展的動向。圍繞地鐵線路及其沿線發展經濟,為城市的建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二)地鐵經濟的特征
1.地鐵經濟與城市經濟發展的雙向效益性
地鐵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城市經濟先期發展基礎上的,地鐵的規劃建設亦是在考慮城市經濟狀況基礎上的制定的,地鐵線路的規劃設計均會參考城市已建成經濟商業區的影響作用。從這些我們不難看出,先期建成的城市經濟主體決定著地鐵線路的動向,先期城市經濟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地鐵經濟的發展。反之,地鐵經濟的發展亦會反作用于城市的經濟發展,建成后的地鐵線路會對其沿線的經濟主體帶來巨大的影響。眾所周知,地鐵帶來了巨大的客流,從而為地鐵沿線帶來商機。地鐵經濟依托在城市經濟建設基礎上產生,而后又反作用于城市經濟的發展,為其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
2.地鐵經濟的包容性
地鐵經濟以地鐵線路為依托,涵蓋了地鐵沿線的各種經濟活動形式,具有較強的包容性。無論何種形式的經濟活動,只要有了地鐵線路的連接便能成為地鐵經濟的組成部分。地鐵經濟的經營形式可以不受經營場地大小等空間條件的限制,亦不受經營范圍的影響,更不會因為行業類別而受到排擠。地鐵為經營主體帶來客源,經營主體可以是各類不同行業。地鐵經濟對行業類別幾乎沒有限制,只要是在地鐵沿線能夠產生經濟效益的活動均可,涉及行業包含餐飲、服飾、娛樂、租賃等多種不同形式。
3.地鐵經濟的延展性
地鐵經濟與其他經濟形態不同,具有外部的延展性。眾所周知,經濟形態受其所處的地域空間影響,地鐵經濟是圍繞地鐵沿線進行的經濟活動,雖然其主要活動產生范圍皆與地鐵線路密切相關,但并非完全受地鐵線路的局限。它可以與其他關聯設施進行外部延展,在空間上連接地鐵沿線上的百貨商場、停車場、商住大廈等。在行業種類上的延展,使地鐵經濟在自身壯大的同時與地鐵行業外的其他行業相互結合,從而實現同步共贏,如零售業、批發業、餐飲娛樂業等等。這樣的結合,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有助于城市商業圈的形成及發展。以擁有世界最為發達地下交通網絡的日本為例,僅大阪這座城市其主要地鐵線路中有85%的地鐵站點均與地上設施相連接,站內無縫換乘、零距離實現購物、就餐、娛樂等多種消費形式,在為人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商家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二、地鐵經濟對西安城市建設的影響
(一)地鐵經濟催生新型商圈
因城市地鐵建設發展而產生的地鐵經濟對西安市城市經濟建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中最為顯著的是地鐵商圈的形成,成為城市區域經濟“從點到面、再到鏈”發展進程的重要起點,在地鐵經濟涉及范圍內形成的一定規模的經濟輻射圈,即地鐵商圈。地鐵商圈的形成,推動了城市經濟從點到面的發展。大數據時代城市的發展再不是從前的某一個點狀經濟中心,而是圍繞一定核心區域放射性展開的經濟商業圈,其范圍更加寬泛。經濟商圈發展到一定規模,便可以與其附近的經濟圈結合構成更為成熟的經濟鏈。如此,城市經濟發展模式將產生巨大的變化。從前的“一核心”轉為如今的經濟鏈,這對整個城市的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帶動作用。以西安南郊小寨商圈為例,這一商圈地處雁塔路與長安路交匯的小寨十字交叉路口,主要以小寨國貿大廈、軍人服務社、百盛購物中心等周邊商業建筑為主,形成了舊有的小寨商業中心。其代表則是著名的小寨國貿大廈,自20世紀90年代起,它便是小寨核心經濟區的標志性建筑。然而,如今的小寨商圈,則是以地鐵二、三號線為主線,以賽格購物中心為原點的商業圈。隨著地鐵二、三號線的開通,以上提及的商業建筑經營狀況均敵不過新建的賽格國際購物中心。究其緣由,賽格國際購物中心是小寨商圈第一座將商鋪與地鐵進行無縫連接的地上商業建筑。小寨賽格購物中心是融合購物、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大型商業購物中心,地上7層,地下2層,B2層緊鄰地鐵二號線D出口。為實現與地鐵的無縫連接,賽格購物中心將停車場建在了該商場的頂層,成為目前西安市最大的空中停車場。與地鐵線路的無縫對接,使乘客可以不用出站直接進入商場內部。在對地鐵小寨站下車乘客的統計中,我們發現在被調查的155位乘客當中,有65%的乘客會選擇D口直接進入賽格購物中心。同樣,在對賽格購物中心顧客的調查中顯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來購物的顧客中,89%的顧客選擇乘坐地鐵離開。為此,小寨地鐵站D口處還專門設置了分流乘客的防擁堵護欄。地鐵在運送乘客的同時,也為商業建筑本身源源不斷地輸送著大量的顧客。隨著2016年西安地鐵三號線的開通,使得小寨商圈橫向延伸,東至大雁塔商圈,西至吉祥村商業圈。小寨商圈已由原來的長安路中軸線上縱向輻射區,擴大為如今的圓心形放射商業鏈。這樣的發展無不歸功于地鐵經濟的帶動作用。endprint
除地鐵二、三號線帶動小寨商圈的形成與發展外,地鐵一號線對鐘樓、北大街商圈及城北熙地港、漢神購物中心商圈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半環式的走向穿越了西安較為核心的區域地鐵三號線,由西南到東北將高新、小寨、曲江等商圈進行了“一線式”的串聯,因其而聚集人流量也在悄然改變著周圍大商圈的發展。在建的地鐵四號線也是以貫穿現有的火車站解放路商圈、雁塔路李家村萬達商圈以及曲江商圈為主線的地鐵線路。屆時由這四條地鐵線路串聯起來的地鐵經濟動脈,將對西安市城市建設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地鐵經濟對地上物業的影響
地鐵經濟對地上物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房產業的影響方面。這主要是由于地鐵的修建改變了其周邊物業的可通達性,在為人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吸引了各個生活、娛樂、商業等設施向地鐵沿線靠攏,從而增強了地鐵沿線房地產的開發強度。與地鐵對應的地上物業成為城市建設中受地鐵經濟影響最大的部分之一。俗話說“地鐵一響,黃金萬兩”用在地鐵經濟對房地產業的影響上再恰當不過。以城南地鐵二號線沿線的華城國際小區為例,在2009年地鐵二號線尚未開通時,該物業開發商便打出了“地鐵牌”以地鐵沿線樓盤作為主推,當時新房售價已達到5 300元/平方米較橫向物業同比,每平米高出近1 000元。地鐵二號線于2011年9月開通運行,至今已有六年時間,當初的新房已成為如今的二手房。盡管如此,由于該小區處于地鐵沿線的優越地理位置,即便是二手房也能達到均價9 800元/平方米。同樣的事例也在地鐵一號線、三號線以及在建的地鐵四號線上屢見不鮮。地鐵一號線帶動了其沿線東郊紡織城、西郊魚化寨周邊地價的上漲,多個地鐵樓盤應運而生。在對一號線東段六家地鐵樓盤的調查中,我們發現距離地鐵站點越近,房屋售價越高,最高差價甚至可達到每平米1 050元。新開通的地鐵三號線亦是如此,甚至有報道稱三號線是將地鐵沿線樓盤串聯在了一起。
通過對西安市東西南北四城區小區住戶(主要以白樺林間、蘭喬國際城、泰盈奧林匹克花園、灞業大境四個小區的160名住戶為對象)的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將地鐵沿線作為置業首選的住戶占到所有住戶的45.5%,其原因主要是交通便利。但其中有89%的業主認為,地鐵站點周圍商業配套設施是否健全,是其選用地鐵房的重要因素。只是地鐵沿線這一點并不能成為業主購買的唯一依據。由于地鐵經過的地方有一些是較為偏僻的城郊區域,只有建立與之配套的商業設施才能起到真正為民所用,這便凸顯出地鐵經濟的重要作用。地鐵的修建帶動了周邊房價的上漲,從而形成了以地鐵沿線地產為核心的地鐵經濟,繼而催生新的經濟商圈。
地鐵經濟對地上物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地鐵沿線房價上漲、地鐵關聯商鋪火爆,除此以外,對地上物業種類的開發也日漸增多。地鐵沿線地上物業不僅僅是商業用房或家庭住宅,更多的人們看中了地鐵經濟帶來的巨大商機,地鐵站直通式停車場、地下商業街區等形式也逐漸納入到地鐵物業的范圍。
(三)地鐵經濟對城市發展及就業的影響
地鐵經濟對城市的發展具有綜合性的影響,除商圈的形成及房產業的經濟帶動作用外,對城市發展由其是經濟發展有著極強的影響力。例如,隨著地鐵經濟的不斷發展,地鐵沿線廣告相關業務成為受其影響較為明顯的行業。地鐵廣告主要以軌行區燈箱、通道燈箱廣告、站廳廣告、屏蔽門貼等多種形式備受各大商家的矚目。除廣告租金外,還有制作費與上刊費等經濟效益。以地鐵二號線北大街站南梯眉6塊47寸LCD屏幕10秒500次/天計算,四周的費用為人民幣64 800元。制作費上刊費為一次性收取1 000元。由此,以地鐵廣告為主要對象的廣告業務也驟然增多。
地鐵經濟為解決城市就業問題也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自2011年地鐵二號線開通至今,西安地鐵公司每年都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2011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467人。2012年公開招聘219人,2013年招聘127人,2014年招聘360人,2015年招聘465人。2016年僅招聘地鐵輔警就達180名,此外面向全國及省內外各大高校、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招收高職畢業生、本科、研究生若干名。除西安地鐵公司以外,收到地鐵經濟推動作用的沿線各個行業均加大了人員的招工,大大減輕了城市的就業壓力,屬于地鐵經濟為城市發展所做的社會效益貢獻。
結語
大力發展地鐵建設為城市帶來了更多的商機,也對為城市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2016年,西安市投資地鐵建設共109.7億元,創地鐵開工建設以來歷史新高。目前西安市地鐵已經“開通三條線(一、二、三號線),在建三條線路(四號線、五號線一期、六號線一期),開工三條線路(6號線二期、9號線〈通往臨潼〉、1號線二期)”,形成九線并建的格局。未來的西安將形成多個圍繞地鐵線路展開的環狀經濟帶。地鐵經濟的發展使城市商業體紛紛向地鐵站點聚集,促進了商業圈的形成,地鐵沿線經濟布局也逐漸從地上轉向地下。地鐵商圈模式由原來的單中心一點式,轉為多中心的發展模式。地鐵沿線地上商業街也逐項向地下延伸,在建設地鐵的同時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規劃開發也成為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與此同時,受地鐵經濟影響地鐵站點附近物業房價驟增,臨近地鐵站點的商鋪房租上漲,地鐵相關廣告業業績猛增。以上經濟增長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從而提升了城市建設發展的社會效益。地鐵經濟與城市建設相互作用、相輔相成。一方面,地鐵線路的建設、地鐵經濟的發展均有賴于城市的發展;另一方面地鐵經濟又是城市發展建設的推動力。地鐵經濟作為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城市建設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在緩解就業壓力等方面也帶來了一定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華婷.地鐵經濟發展模式及其意義探析[J].時代金融,2016,(33):324-325.
[2] 錦釗.地鐵經濟與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談[J].城市觀察,2012,(5):67-68.
[3] 李相琴.地鐵經濟對哈爾濱經濟發展的推動力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3,(20):367-368.
[4] 魏海燕.城市地下商圈發展現狀及對比 [J].商業經濟研究,2016,(20):120-121.
[5] 李佳琦.基于灰色模型預測地鐵建設對城市經濟水平的影響——以廣州市為例[J].中國市場,2015,(22):18-20
[6] 徐月梅.地鐵與城市經濟發展的研究——以杭州地鐵沿線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5,(6):97-98
[6] 蔣蓉,陳乃志.地鐵地下空間的功能與商業開發[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7,(6):12-15.
[7] 方向陽,陳忠暖.廣州地鐵沿線零售商業形態與空間分布探討[J].人文地理,2004,(6).
[8] 李平.構建地鐵產業發展地鐵經濟——考察西班牙地鐵發展后的啟示[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04,(3):45-48.
[9] 洪增林,樊森.“聚合化、立體式”地鐵商業經濟發展模式研究[J].經濟縱橫,2010,(2):69-72.
[10] 倪安愷.地鐵經濟發展模式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4,(8):188-189.
[責任編輯 興 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