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恩友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國未來農村發展勾畫了美好藍圖。鄉村要振興,黨建要跟上。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基層黨建要有所作為,必須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一總要求,當好“助推器”“加壓閥”,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
建強基層組織,推動隊伍“強”起來——配強鄉村兩級班子。要堅持黨管干部,突出抓鄉強村,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導向,配強鄉鎮領導班子、選優村“兩委”班子特別是黨組織書記,充分發揮其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領頭雁”作用。要堅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履職能力培訓,切實提升鄉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帶富能力。創新組織設置方式。要順應新時代農村發展特征,圍繞以人為本產業為基,加大培育新型農村經濟體黨組織力度,探索區域“大黨委制”“村企共建”等黨組織設置模式,加強鄉村基層黨組織活動共推、產業共建、資源共享。帶好管好三支隊伍。要牢牢抓住駐村工作隊、骨干黨員、本土人才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要持續深化脫貧攻堅行動幫扶機制,分類安排聯系干部和駐村工作人員,加大脫貧攻堅力度,不斷鞏固擴大脫貧成果。健全把青年農民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的“雙培”機制,注重發揮骨干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輪值參事、設崗定責,讓無職黨員有位有為。要深入實施農村本土人才隊伍建設計劃,堅持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
整合基層要素,推動經濟“活”起來。區縣黨委要穩妥推進集體產權股份制改革,落實“三權分置”,探索“三變”改革,要聯動各部門加大對經濟薄弱村的政策扶持力度。鄉鎮黨委、政府要制定鄉村經濟發展實施規劃,以增強造血功能為主攻方向,積極探索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等經濟發展的新路徑新辦法。村“兩委”要積極推行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村級財務支出管理、村級報賬審核等監督管理辦法,健全完善村級“三資”管理監督體系,確保村集體“三資”保值增值。為整合發展要素找路子。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用好政策、盤活資源,科學統籌農村發展項目專項資金,爭取銀行小額貸款項目。要爭取實施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集中力量推進各建制村“去空殼化”;堅持村集體與村民固定分紅。為促進資源流動搭橋梁。要引導城市帶農村、強村帶弱村、先富帶后富。
引領基層治理,推動鄉風“美”起來。注重“三育”打牢德治基礎。要充分發揮行政審批中心、公共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作用,利用村級遠程教育平臺,開展“新村民”教育;扎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積極開展文明家庭、道德典型等評選活動,推進典型模范選育;建好村組“鄰里鄉親互助會”,加強新時代文明新風培育。開展“三進”構筑法治屏障。要開展法治宣傳進家庭、法治文化進院落、法律服務進村組等行動,營造人人學法、懂法、守法的濃厚氛圍;編發法治口袋讀本、明白卡,開展入戶宣傳,推動法治進家庭;派駐法律顧問,開展法律服務,用法治構建和諧鄉村安全網。保障“三權”搭建自治平臺。要完善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代表議事制度,保障村民決策權;健全村組重大事務定期公布、定向反饋制度,保障村民知情權;在基礎設施建設中,通過“一事一議”等方式,保障村民參與權。
(作者系萬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