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亮
摘 要:國家教育標準體系的完善程度是國家教育制度健全程度的重要標志。建立與完善國家教育標準體系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教育;法治;標準體系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9-0166-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早在1989年就獲得通過,這是一部指導標準制定、實施等標準化建設工作的專門法律,但并沒有將教育標準納入其中,使得國家教育標準體系的建設缺乏專門的立法保障。20 世紀90 年代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重大綱領性文件中對教育標準的部署與規劃不斷加強,國家教育標準體系的建設步伐逐步加快。進入21世紀,特別是2010年,《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正式頒布,“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健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正式在綱要中提出,從而強化了國家教育標準的頂層設計。
一、教育標準化體系建設納入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頂層規劃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2)提出:“建立健全具有國際視野、適合中國國情、涵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并將教育標準體系分為六大類別,即:“各級各類學校建設標準、學科專業和課程體系標準、教師隊伍建設標準、學校運行和管理標準、教育質量標準和國家語言文字標準”。此外,還提出“完善標準實施和檢驗制度”。這是繼《國家教育規劃綱要》之后,對教育標準體系建設的進一步全面部署。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研究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列入當年工作要點。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我國標準化領域第一個國家專項規劃《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國辦發[2015]89號),①從國家層面部署教育標準化戰略,加快完善教育標準化體系,全面提升我國教育標準化水平。其中,將教育標準化體系建設作為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提出“建立健全教育”領域標準體系,確立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視野、適合中國國情、涵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國家教育標準體系的目標,并進行了頂層和系統部署。
2017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進一步將“加強教育標準工作”作為構建有效監管體系的首要任務,并提出“加快完善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完善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質量標準,健全各級各類學校建設、教育裝備、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投入、教育信息化、教育督導、學校運行、語言文字等標準。”
二、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建設成為教育部近年不斷深入推進的重點工作
從教育部年度《工作要點》中“標準”一詞的出現頻率來看,2012年以來,年均出現“標準”20次,最高的時候出現25次,與之前的年度相比,出現頻率明顯增加。②從具體內容來看有如下特點。
首先,2012—2014年的工作要點中,雖未提出教育標準體系建設,但均對具體的標準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例如,《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點》在維護學校安全與穩定以及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要中多處提到具體的教育標準建設工作,如“加快制定各級各類學校建設標準、辦學標準,建立標準實施監督機制”,“啟動研制基礎教育各學科學業質量標準”,“研究制定本科各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有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等;《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點》提出“開展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修訂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及課程標準”、“印發首批中職專業教學標準”等。《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點》提出“出臺《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玩教具配備標準》”、“印發《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研究制定中小學各學科學業質量標準”等。
其次,自2015年開始,教育部年度工作要點中將“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建設作為重要內容。《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點》提出,“推進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建設”,“研究發布國家教育標準體系框架,制訂教育標準制定審核辦法,探索建立國家教育標準核準委員會”,同時,將教育標準的具體工作進行了安排,如“組織編制中小學學校建設標準”、“印發《義務教育學校安全規范》”、“公布92個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等。《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中提出“加快完善國家教育標準體系”;《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點》中提出“研究制訂教育標準管理辦法、國家教育標準體系框架,制訂加快推進教育標準化工作的意見”。由此可見,自《國家教育規劃綱要》發布實施以來,“標準”是教育部年度工作要點中的熱詞,加快推進教育標準化工作是近幾年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
三、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建設進程加快
十八大以來,國家教育標準體系建設進程進一步加快。當前,初步形成了包括各級各類學校建設標準、學科專業和課程體系標準、教師隊伍建設標準、學校運行和管理標準、教育質量標準、教育裝備標準、教育信息化和國家語言文字標準等類別,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的國家教育標準體系。
部分領域教育標準取得重大進展。例如,在教師校長專業標準方面,出臺了幼兒園、小學、中學、中等職業學校以及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幼兒園園長、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印發了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規范引導教師校長專業成長,加快了教師隊伍建設標準構建。在研究生教育質量方面,201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了《一級學科簡介》和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基本要求》,201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了《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碩士學位基本要求》,各類研究生教育質量有了國家標準。在特殊教育領域,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有了國家標準,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殘疾學生按每生每年6 000元標準補助公用經費。此外,首次專門為殘疾學生制定了一整套系統的課程標準,即《盲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聾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
“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健全國家教育標準的基本政策、進一步健全教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進一步明晰國家教育標準體系框架與路線圖和進一步加強國家教育標準的實施與監督,確保到2020年實現“建立健全具有國際視野、適合中國國情、涵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國家教育標準體系”的宏偉目標。
[責任編輯 興 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