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欣,曹亞彬
(黑龍江省科學院生物肥料研究中心,哈爾濱 150086)
新型微生物復合肥料對玉米生長的影響
張 欣,曹亞彬
(黑龍江省科學院生物肥料研究中心,哈爾濱 150086)
通過田間栽培試驗,確定了新型玉米微生物復合肥料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新型微生物復合肥料具有促進玉米生長和早熟的作用,成熟期提前2 d,能夠提高玉米產量,增產率達12.7%,明顯改善了土壤的微生態環境。
微生物;肥料;玉米
微生物肥料技術實現產業化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大量的田間試驗與實際應用已經證明其良好的田間效果,為農業生產作出了貢獻[1-4]。我國市場上微生物肥料的種類繁多,據農業部的統計,截至2009年2月,獲國家正式登記的產品354項,臨時登記307項,約有20多個省市應用微生物肥料,但與化學肥料相比,在生產量與應用面積上仍差距巨大[5]。
依據國內登記產品與相關報道分析,在菌株的選擇上,大多數產品仍采用傳統的圓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桿菌、膠質芽孢桿菌,以此為基礎制備單一菌劑或復合菌劑,也有一些生防菌株如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淡紫擬青霉等與其他農業微生物菌株制成復合制劑的報道,使產品具有肥藥合一的特性,在應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代表了微生物菌劑的發展方向[6-9]。
國外對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應用最主要的依然是根瘤菌接種劑[10,11]。包括主要發達國家在內世界上有70多個國家生產各種根瘤菌接種劑。迄今為止已召開四屆PGPR國際研討會,形成新的微生物資源研究熱點。
項目組針對玉米生長發育過程中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與玉米種植特點,研制開發出一種適合玉米生長的專用微生物復合肥料,旨在促進玉米生長、增加產量、減少病害的發生、提高玉米品質,最大限度恢復土壤地力的目的。本試驗將研制出的復合肥料應用于田間種植,研究其對玉米生長的影響,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點設在肇東市五里明鎮東升村前筆家屯,張成文地,地勢平坦,碳酸鹽黑鈣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機質2.917%,全氮0.16%,有效磷36.3 mg/kg,有效鉀99.08 mg/kg,前茬作物為玉米。
1.2 試驗設計
采用大區對比,2處理,不設重復,試驗面積5畝,供試作物品種鄭單958,2017年5月9日播種,畝保苗4 700株。處理: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畝施微生物復合肥1.0 kg;對照:畝施二銨12.5 kg,尿素7.5 kg做底肥。在玉米拔節期,對照與處理同時追施尿素10 kg。
1.3 田間管理
試驗地田間管理,處理區與對照區均一致進行。早春破茬起壟,一鏟三趟,拔節期追肥一次。
1.4 各項技術指標和微生態指標分析方法
土壤酸堿度測定法:用EA-940酸度計直接測量。土壤全氮測定:半微量凱氏法。土壤全磷測定:釩鋁黃比色法。土壤全鉀測定:四苯硼酸鈉重量法。微生物區系分析:常規平板稀釋計數法結合顯微鏡直接計數法[12]。
2.1 玉米生物學性狀分析
從玉米物候期調查看,施用微生物復合肥的處理比對照抽雄期提前1 d,成熟期提前2 d,說明微生物復合肥具有促進生育和提前早熟的作用。從2017年7月11日對玉米生育性狀調查結果看出,處理較對照,株高增加4.1 cm,葉長增加1.8 cm,葉色顏色深綠,處理區比對照區長勢好,植株健壯,見表1。

表1 玉米田間調查統計表Tab.1 Corn field investigation
2.2 玉米產量及產量構成因子分析
測產考種結果表明,施用微生物復合肥的處理比對照株高平均增加5.0 cm,穗長增加1.9 cm,禿尖減少0.4 cm,穗粒數增加19.7粒,百粒重增加3.5 g,畝增產玉米54.2 kg,增產率12.7%,畝增效益70~80元,見表2。

表2 玉米室內考種表Tab.2 Laboratory test of corn
2.3 土壤理化性質及微生物區系分析
土壤理化性質分析結果表明,施用微生物復合肥料的土壤,pH值、全氮、全磷、全鉀均比較穩定。土壤微生物區系分析結果表明,施用微生物復合肥料的土壤,微生物數量有較顯著的變化。有益微生物活菌數量增加,有害微生物數量明顯減少,見表3、表4。

表3 土壤理化性質分析Tab.3 Analysis of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表4 土壤微生物區系分析Tab.4 Analysis of soil microbial flora
微生物復合肥具有促進玉米生長和早熟的作用,植株生長健壯,株高、葉長較對照明顯增加,提前2 d成熟。施用微生物復合肥能促進玉米產量提高,玉米增產54.2 kg,增產率12.7%。建議明年繼續試驗,以明確微生物復合肥的增產效果穩定性,為大面積推廣提供依據。
從田間應用結果分析,微生物復合肥料對糧食增產效果顯著,使土壤的微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起到減施化肥的作用。在未來的農業生產中,微生物肥料和化肥是相互補充、相互合作的關系,微生物肥料中的功能微生物,可以通過增強營養吸收、改善土壤性狀、促進作物生長及減少病害發生等方式,達到提高作物產量和減少化肥施用的目的。依據微生物肥料本身具有的特性,其產品市場是十分廣闊的。
[1] 李阜隸.微生物肥料在持續發展農業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1994.
[2] 高寶巖.生物肥料的作用特性及應用前景淺析[J].天津農林科技,2000,(01):27-28.
[3] 姜成林.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4] 駱世明.農業生態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5] 姚拓.促進植物生長菌的研究進展[J].草原與草坪,2002,(04):1-5.
[6] 吳薇,等.我國微生物肥料生產和應用現狀的調查研究[J].微生物學通報,1995,22(2):104-107.
[7] 胡學玉.中國生物肥料資源構成及開發利用[J].湖北農業統計,2000,(06):36-39.
[8] 陳廷偉.我國微生物肥料的發展趨向[J].土壤肥料,1995,(06):27-29.
[9] 張憲武.中國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現狀及展望[M].沈陽:沈陽出版社,1993.
[10] 葛誠.國外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生產應用[J].國外畜牧學(草原與牧草),1994,(03):6-12.
[11] 卞有生.國內外生態農業對比——理論與分析[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0.
[12] 郭春景.微生物肥料及其微生態效應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04.
Effectofnewmicrobialcompoundfertilizeroncorngrowth
ZHANG Xin, CAO Ya-bin
(Biological Fertilizer Research Center,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Harbin 150086, China)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ew corn microbial compound fertilizer was confirmed through field cultivation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w microbial compound fertilizer 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and precocity of maize. The maturity stage could increase the yield of corn by 12.7% two days ahead of schedule, and the mic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oil was obviously improved.
Microorganism; Fertilizer; Corn
S141.4
A
1674-8646(2017)20-0008-02
2017-08-29
張欣(1982-),女,碩士,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