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霞++童志++袁興++聞平
摘 要:煙草生產企業卷包車間的卷接機組生產過程中,部分煙絲散落在機器各個部分,隨著負壓除塵系統回送到除塵房,如果不利用回收浪費很厲害。本文詳細論述了一種分離煙絲煙末,回收煙絲的直接在線利用,這樣可以提高煙絲的利用效率,節約成本。
關鍵詞:卷接機組 除塵管道 煙絲回收 負壓
中圖分類號:TS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0(a)-0115-02
Abstrac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igarette rolling units, part of the tobacco shred is scattered in each part of the machine. As the negative pressure dedusting system is sent back to the dust collecting room, if it is not used, the waste will be wasted seriously. In this paper, a direct on-line utilization of tobacco shred and tobacco shred is discussed in detail,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obacco cutting and save the cost.
Key Words: Winding machine set; Dust removal pipeline; Tobacco shred recovery; Negative pressure
煙草生產企業的卷包車間中卷接機生產過程中,部分煙絲散落在機器各個部分,隨著負壓除塵系統回送到除塵房,除塵房回收后的煙絲粉塵通常有幾種處理方式:篩分法回收煙絲、做薄片的生產原料、制塊再處理,但均使煙絲失去原有的價值,現在的煙草原料也越來越貴,如何節能降耗是目前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基于以上情況,本文論述了一種卷接機組除塵管道煙絲回收系統,該機構系統可以把煙絲和煙末粉塵分離裝置,把分離回收后的煙絲直接在線回送到生產線上,保證同品牌、同批次的煙絲實時利用,提高產量,降低成本。
1 煙絲回收系統原理介紹
煙絲回收系統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機械部分、電氣部分和軟件部分。圖1是煙絲回收系統實物圖。
1.1 機械部分
機械系統是整個系統的執行機構,需要完成自動分離、煙絲回送以及粉末除塵等工作,其由負壓機構、分離機構、回送機構以及除塵機構4部分構成。
負壓機構:利用原機的負壓除塵管,加裝煙絲回收裝置,采用滾筒式分離原理,旋轉部件選用不銹鋼材質和軸承導軌定位,具有強度高、運行穩定、定位準確、壽命長、耐腐蝕等特點。
分離機構:采用圓弧運動產生離心力的原理,通過物體的輕重以及網孔大小分離煙絲。
回送機構:回收后的煙絲實時在線回送到生產線上去,具有運行穩定、準確、節省空間等特點。
除塵機構:采用不同腔室存放煙絲和煙塵的特殊構造,通過原機的負壓把煙塵吸走。圖2是煙絲回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1.2 電氣部分
人機交互采用10英寸觸摸屏,自帶通信接口,顯示現場設備工作狀態、故障報警、參數設置等功能。
主控制器采用Siemens s7 200系列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可以控制電機、電磁閥門、采集接近開關信號、負壓值等。
執行機構用可調速電機,配備調速器。
裝置有手動工作模式和自動工作模式,自動工作模式隨卷接機信號聯動。圖3是煙絲回收系統電氣控制界面圖。
1.3 軟件部分
軟件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人機交互采用專用的屏自帶組態軟件編程,界面上顯示本裝置運行狀態和一些參數設置。二是PLC編程,控制裝置的運行和停止。
1.4 產品優勢
(1)具有手動/自動控制功能、安全保護功能,控制準確,運行安全可靠,易于檢修維護。
(2)控制系統采用先進可靠的可編程序控制器。
(3)產品采用靜音軸承、運行噪聲低。
在系統設計時,充分考慮到配電獨立,使系統具有抗干擾性強、抗震能力好、軟硬件相對獨立的特點。
2 結語
煙草企業生產卷煙成本需要節約才能進一步提升利潤空間,卷接機除塵管道煙絲回收系統利用負壓原理將除塵管道中的煙絲與煙末分離,在線回收利用煙絲,降低浪費。
在調研過程中,走訪多家卷煙生產企業,基本上10臺機組在除塵房回收的煙絲大概在250kg左右,折合每臺機組每班能回收煙絲25kg左右;煙絲回收產品在卷煙廠進行試裝后,實際單臺機組每分鐘回收煙絲約60g左右,每小時3.6kg,按照每班8h生產量每臺機組回收煙絲28.8kg,這個實際回收數據與理論推算回收煙絲數據相吻合,實際使用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 煙絲回收系統產品手冊[Z].南京大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
[2] 《機械設計手冊》聯合編寫組.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87.
[3] 李萬平.計算流體力學[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4] 陶全心.結構優化設計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