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偉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已走入了各個行業,成為了各行各業跨越騰飛的助推器。本文利用SWOT—PEST管理學模型,思考了“互聯網+”背景下圖書情報服務面臨的內部優勢和劣勢、外部機遇和挑戰,通過在政策、經濟、技術等領域的分析,歸納了圖書情報的發展戰略。并在此基礎上,對如何開展圖書情報服務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SWOT—PEST模型 圖書情報 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9(c)-0255-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into various industries, has become all walks of life across the take-off booster. This paper, by using SWOT, PEST management model, and think about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books are the inter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policy, economy, technolog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based on this, probes into how to carry out the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Key Words: The SWOT-PEST Model;Library Information;Service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一方面,電腦、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依托互聯網、無線等技術,成為了重要的信息終端;另一方面,微信、微博等各種信息軟件終端在不知不覺中步入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了每個人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在這個背景下,圖書情報服務難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在新時期,圖書情報服務如何因勢利導、揚長避短,提供更精確的服務,滿足更多元的需求已成為服務提供機構的重要課題。
1 概念
圖書情報服務是圖書文獻管理服務機構(主要包括圖書館和情報研究所)依托自建和購買的文獻資源面向科研院所和個人提供的一種文獻信息服務,具體包括文獻信息的檢索、咨詢、分析以及原文提供等服務。
2 新時期基層圖書情報服務的SWOT—PEST分析
2.1 基于PEST的內部優勢分析
政策性優勢(PS):圖書情報服務是面向社會大眾提供的一種科技信息服務,長期以來,在各行各業的發展規劃或相關規定中得到了大力支持。在2014年國務院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充分應用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依托各類科技創新載體,整合開放公共科技服務資源,推動技術集成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積極發展新型科技服務業態,加強科技信息資源的市場化開發利用,支持發展競爭情報分析、科技查新和文獻檢索等科技信息服務。各有關圖書情報服務法規的出臺,為圖書情報服務工作指明了方向。
經濟性優勢(ES):圖書情報服務作為一項基礎性服務,其活動經費已被列為政府支出的一項固定支出,保證了各圖書情報服務提供者的正常工作。以2013、2014年為例,全國前20位的大學圖書館經費均超過200萬,這其中文獻資源購置費超過了400萬元(2013年為416.3萬元,2014年481.1萬元)。
技術性優勢(TS):各地圖書情報服務機構在長期開展服務的同時,積累了深厚的工作經驗,培養了大量的圖書情報人才。這些具備高業務水平的人才為新形勢下開展創新服務提供了技術支持。
2.2 基于PEST的內部劣勢分析
政策性劣勢(PW):劣勢其實是優勢的一體兩面。雖然圖書情報服務與經濟社會的多個領域相關,在開展各項社會經濟活動中離不開圖書情報的支撐,各行業領域的法規中交互概念信息不少,但是圖書情報缺乏專門的法律支撐,未形成圖書情報領域專有法律。相關法律內容多與其他行業相結合,沒有一個涵蓋所有領域的統一性法律法規。
經濟性劣勢(EW):圖書情報服務從本質上看,是一種信息資源的服務,用戶獲取信息服務后,可優化科研方向和科研內容。與其他技術性服務相比,圖書情報服務在經濟領域呈現一種間接的作用,并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因此,這種間接的經濟效益形式導致了社會群體對圖書情報服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技術性的劣勢(TW):長期以來,圖書情報服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模式為紙質的圖書檢索,對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掌握不足。雖然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水平的提高,圖書情報新從業人員中,計算機水平逐步提升,但新人員的服務經驗不足,服務技術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2.3 基于PEST的外部機遇分析
政策性機遇(PO):“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2015年7月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2016年4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推動網信事業發展。相關法規的陸續出臺為配套行業的發展指明了道路。
經濟性機遇(EO):2010年11月18日國家正式啟動“中國云谷”,云谷位于哈爾濱市,總規劃面積50km2,主要發展云計算產業、物聯網產業等。2017年5月5日,以“云匯三晉 數聚有為”為主題的“山西省大數據產業發展促進大會”在太原舉行。2017年5月22日,山西省政府與中國電信簽約建設“互聯網+”發展大數據。從國家到各省已經認識到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景,投入巨資,搶占先機。endprint
技術性機遇(TO):當前,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數據存儲技術等相關技術的發展為圖書情報服務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機遇。服務方式上,在“互聯網+”的應用中,通過互聯網與圖書情報服務相結合,圖書情報服務不再局限于面對面的服務方式,跨空間、同時在線的服務方式使圖書情報服務在方式上實現了突破。在服務內容上,在大數據戰略的推動下,各種數據互聯互通,用戶在獲取傳統服務數據的同時,還可以獲得上下游信息、分析對比信息等數據內容。在服務效果上,云存儲技術實現了數據存儲的突破,用戶獲得的數據服務實現的爆炸性突破,數據總量每日都在以幾何式的速度在增加。
2.4 基于PEST的外部挑戰分析
相比于外部行業的強勢發展,圖書情報行業在法律法規、經濟資源以及技術力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長此以往,圖書情報行業可能一直處于弱化狀態,自身的法律制度的發展空間受到擠壓。“互聯網+圖書情報”服務可能會演化為互聯網為主體、圖書情報為附庸的一個畸形狀態,不利于圖書情報服務的長期發展。
3 圖書情報服務發展的對應策略
3.1 創新服務方式
對外,要開展走出去戰略。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現代社會每個人、每個企業的時間和關注度都是有限而寶貴的。因此,圖書情報服務機構要積極開展走出去戰略,主動地走入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宣傳,增進了解,擴大服務知名度。
對內,要完善新時期服務體系。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搭建文獻服務平臺。一方面,通過文獻平臺,可以開展網絡宣傳,介紹服務內容;另一方面,還可以創新開展網絡辦公服務,用戶可以在線提出需求,獲取相應文獻服務。
3.2 優化服務內容
整合本地數據資源。相比于網絡文獻資源,本地數據資源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獨有性。整合本地數據資源,開展特色數據服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通過現代數據庫技術,可以大大減少工作量。
共享數據資源。在傳統的文獻交流中,依靠的是紙質書籍的寄送。這種模式,傳遞的數據量少、速度慢,文獻保存難度高。而利用云存儲技術,不僅大大提高數據存儲量,同時,還減少存儲成本,為開展創新型服務提供了基礎。
3.3 提高人員水平
一方面,要提高計算機和網絡能力。圖書情報服務人員既要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比如Windows系統、Word、Excel等,也要掌握網絡技能,比如登錄Internet、瀏覽網頁等,更要掌握檢索技能,比如檢索式的編寫、檢索結果的查閱等。
另一方面,要強化外語能力。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推進,我國經濟社會與世界交流的日益深入,企業和科研單位對外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圖書情報人員必須強化外語能力,才能更好地開展服務。
4 結語
近年來,國家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程,許多有理想有能力的青年人滿懷希望投入到了創新創業大潮中。在這個背景下,要深化圖書情報服務,為創新創業提供信息支持,保證工程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 娜琳.數字信息環境下圖書情報服務的挑戰和應變[J].現代國企研究,2016(24):134-135.
[2] 郝利霞.試分析數字信息環境下圖書情報服務的挑戰和應變[J].辦公室業務,2016(5):140-141.
[3] 丘春.新時期的圖書情報服務[J].圖書情報導刊,2003 (10):96-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