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就是商業的奧林匹克”,這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在“雙十一”成交額新鮮出爐后的總結。今年正如外界預測一般,“雙十一”又刷新了去年的成交紀錄。去年“雙十一”全天成交額1207億元。今年只用了13個小時就達到去年的全天成交額。
2017年11月11日零點剛過三分鐘,阿里巴巴天貓“雙十一”的銷售額破100億人民幣。
都不睡嗎?
對了,還真都不睡。大部分“剁手黨”等到零點清空購物車,才心滿意足的睡去。
今年的“雙十一”恰逢周六,剁手黨熬夜更是無后顧之憂。
西安的“剁手黨”Alanni因為要等著付尾款,凌晨一點未睡。她說,購物車要一次性清空才能享受優惠。比如買200省20。
單個買家的總額到達要求了才有優惠可享。
所以三分鐘內呈現的爆發式突破并不奇怪。
截止11月11日23點30分,2017年的“雙十一”物流訂單達到7.77億個,超過2016年的6.57億個。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雙十一”在生產、打包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CO2排放量達到25.8萬噸,相當于258萬棵樹凈化的量。
產生了13萬噸的包裝垃圾,其中回收利用率不到10%。
該組織表示,網購實際上比實體購物產生更多二氧化碳,并把“購物節”稱為“環境災難”。也認為“一鍵下單,用完就丟的時尚不是未來零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截止發稿前,阿里巴巴尚未對綠色和平的批評做出回應。
今年已是“雙十一”的第九年。阿里巴巴也在探索未來零售的模式。
阿里巴巴今年重點推介新零售。并將2017年定義為“新零售元年”。
新零售即是利用阿里巴巴的數據經驗實現線上和線下的管理。把數據經驗運用到線下。
最明顯的例子是阿里的盒馬鮮生和無人超市。
盒馬鮮生是阿里對線下超市的重構,主打鮮生,最大的亮點是可現點現做,像中國香港的海鮮大排檔,現場點殺,現場做,現場吃。
盒馬鮮生也在推廣支付寶刷臉支付。只要選擇好商品,授權刷臉支付,機器進行人臉識別即可。
機器如何做到人臉識別,哪來的客戶的臉部資料?
還記得支付寶認證時提交的身份證照片嗎?
阿里的數據庫全有。
還有正在試驗階段的天貓無人超市。進入超市時,消費者只需在店鋪入口處掃描自身淘寶賬號二維碼和進行臉部識別即可。
臉部識別的部分,就像中國的海關口的電子識別一樣,你看鏡頭,系統識別,通過即走人。
毫無疑問近幾年阿里巴巴作為中國電商巨頭走在科技創新前端。但同時也伴隨外界對其信息安全的擔憂。正如本輪的刷臉支付。
阿里巴巴無人超市的工作人員蔡女士解釋到,目前測試階段會先經過消費者同意再進行人臉識別。測試階段的人臉數據在消費者完成測試后將被刪除。
完成測試后的未來如何?尚且未知。
用戶下單后,盒馬鮮生承諾半徑三公里內30分鐘送達,受到年輕人青睞。盒馬鮮生正在成為又一個崛起的新品牌。張勇對記者表示,阿里并無興趣重新創造一個零售連鎖品牌。而是幫助線下零售商實現智能化。
從2015年開始,“雙十一”狂歡前,阿里巴巴還舉行一場晚會助熱。
觀眾熟知的國內外明星悉數到場。名單從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貝克漢姆夫婦,007電影的邦德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到2017年到場的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都已亮相,這個名單還在增加。
2017年的晚會,更是半個中國娛樂圈的明星到場。還播放了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主演的20分鐘功夫影片《攻守道》精華版。主持人調侃馬云是“被生意耽誤的文藝青年”。
如果除開促銷的串場臺詞和環節不看,阿里巴巴的“雙十一”晚會越來越像節日里各大電視臺的晚會,嘉賓陣容甚至還有超傳統電視臺的趨勢。
晚會上主持人不斷祝大家“雙十一”快樂。
晚會后阿里的各類短片中,場館設置和工作人員的T恤衫上都在傳遞“雙十一快樂”的信號。
乍一聽,有點過春節和圣誕節的味道。
阿里巴巴的首席執行官張勇更表示,東西方有了“雙十一”,有了共同的節日。盡管是后天創造,但消費者不分國界。
阿里的“雙十一”要走向國際,要把現代人為創造的購物集中消費日打造成中外共享的節日。
阿里2017年1682億的成交額比2016年的1207億同比增長了39%,實現自我突破。但增長速度放緩。
從過往數據來看,2016年、2015年、2014年相比前一年增長32%、59%、63%。
中國境內增速放緩促使阿里探索海外市場。
今年3月,阿里巴巴“數字中樞”落地馬來西亞,幫助當地及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年輕人和中小企業參與全球貿易。
今年6月底,阿里以10億美元增投東南亞最大電商Lazada。進軍東南亞市場,Lazada已覆蓋東南亞近六億消費者。
在支付領域,阿里正在打開支付寶的中國香港市場。今年年初,阿里領投2億美金到印度支付大平臺Paytm。
今年的“雙十一”全球超14萬品牌加入,中國品牌包括海瀾之家、百雀羚、格力等在內的100家企業也在今年天貓“雙十一”“出海”,走向全球化。
通過“雙十一”的狂歡和變革,阿里巴巴正逐步布局全球。未來有一天,阿里巴巴將在全球市場與目前最大電商亞馬遜競爭廝殺。
(有刪節)(編輯/小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