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過去 不忘前輩 不忘先烈
我這是第一次來漢口新四軍紀念館參觀學習,也是第一次到辛亥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看過以后深受教育,也了解了湖北省和武漢市新四軍研究會的情況,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我再次深切地體會到,中國革命成功,是我們的前輩,是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是經過幾代人不懈努力的結果。今天,當我們享受革命勝利成果、享受改革開放紅利的時候,我們更應該不忘過去、不忘前輩、不忘先烈,在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把老一輩開創的革命事業發揚光大。
——新四軍早期領導人黃道之女、江西省新四軍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江西省鷹潭市原人大副主任黃知慧
實地參觀感受深
“重走鐵軍之路”的活動從起點開始出發,首先到了武漢,到了新四軍建立軍部的第一個地方。書上這方面的介紹很多,我們在教學中也經常提到,但很少親臨實地參觀,這次感受很深。整個行程安排的很好,我們在軍部舉行了一個儀式,邀請了新四軍早期領導人黃道的女兒黃知慧和新四軍老戰士來參加。王清葆將軍的講話言簡意賅,非常精彩。我們參觀的也很認真細致,順著新四軍軍部轉移的路線,從湖北武漢到了江西南昌,到南昌也參觀了軍部舊址,聽了專家的報告,對軍部的建立和新四軍正式的掛牌,提出了很多觀點,認為新四軍的建立,南昌軍部做了非常大的貢獻,首先成立了司令部,然后成立了八大處、戰地服務團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講述,條理清晰,理由充足,非常好。
——鹽城師范學院新四軍研究所所長王驊書
加強聯系形成資源共享
中國新四軍研究會鐵軍雜志社開展“重走鐵軍之路”活動非常有意義,參加這兩天的活動感觸非常多,回去以后要加強聯系,形成資源共享。這個活動也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的教育。新四軍是華東野戰軍的前身,和我們有密切的傳承關系。新四軍是一支鐵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為建立新中國和新中國的經濟、社會建設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通過這兩天的學習,發現這是一支偉大的軍隊,對我們軍隊建設起到奠基的作用,八路軍、新四軍是黨在抗戰時期領導的兩支雄師勁旅。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副局長李全德
抓好紅色文化的開發傳播
在全國上下歡慶迎接十九大召開之際,中國新四軍研究會鐵軍雜志社組織我們到湖北武漢、江西南昌“重走鐵軍之路”尋訪宣傳活動,我認為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兩天下來,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受到了很大教育。確實是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回去后要更加把鐵軍精神落實到紅色文化的開發、傳播和傳承當中去,具體一是繼續做好抗戰主旋律影片《親娘》的發行工作,二是正在新建的太華山新四軍和蘇南抗日根據地紀念館要加快布展,爭取在今年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來臨之前開館,到時邀請大家一起去參觀,給我們指導幫助。
——宜興太華鎮新四軍研究會會長湯永偉
做好紅色基因傳承工作
我有幸參加鐵軍雜志社組織的“重走鐵軍之路”尋訪活動,非常興奮。會上領導的講話給我們很大的鼓舞和鞭策,參觀活動收獲豐厚。我作為新四軍軍部所在地涇縣的代表,有責任把弘揚鐵軍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工作做好,以實際行動感謝中國新四軍研究會和各地新四軍研究會的朋友們對我們的希望和要求,把新四軍研究會的工作做好,提升水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貢獻。
——涇縣新四軍研究會會長李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