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光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人民醫院設備科,廣西 來賓 546100)
試析醫療設備配套電腦的管理與維修
張勇光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人民醫院設備科,廣西 來賓 546100)
在目前的醫院醫療設備中,電腦運用廣泛。電腦運用在醫院的圖像采集、存儲、實驗室信息管理、臨床信息管理、病人信息管理、藥流信息管理等方方面面。醫院大范圍、大工程地使用電腦設備,給醫院電腦工程維護人員帶來巨大的壓力。而醫院的醫療設備配套電腦是利用計算機軟件、硬件及網絡通信技術等搭建起來的對醫院及其各個科室的財流、物流、人流等進行綜合性管理的系統。醫療設備配套電腦正常運行關系到整個醫院的正常運行,因此必須做好醫療設備配套電腦的規范管理與維修工作。
醫療設備;配套電腦;設備采購;數據備份
當前,醫院信息數量越來越龐大,醫院必須建立安全、穩定、高效的醫療設備配套電腦系統作為支撐,強化電腦配套設備的管理與維修,從而更好地保證醫院活動的正常、可靠運行。下面從采購、數據備份、電腦更換、維修4個環節分析醫院設備配套電腦的管理與維修。
在采購環節,醫院的工程技術人員要仔細考察設備質量和性能,查看電腦與儀器的接口是否匹配。比如有一款國產陰道鏡使用采集卡采集外置攝像頭拍攝圖像,電腦連接腳踏開關,使用PCI插槽進行圖像采集,但是腳踏開關居然連接在鍵盤的“ENTER”鍵上,這樣的設置導致最后鍵盤的“ENTER”鍵失靈。因此在采購環節要考慮到電腦與儀器的匹配性和兼容性[1]。
采購回來的電腦可按照用途分為普通機和專業機2個類別進行管理,并把隨機附帶的資料收集、統一放在設備檔案盒中,特別是程序光盤、驅動光盤等資料,方便以后維修和更換。電腦數據備份時,可通過“驅動精靈”進行程序數據備份,采用“GHOST”克隆系統盤,應用軟件安裝在D盤。為了減少病毒入侵,可拆除光驅、屏蔽不用的接口,定期人工升級病毒庫、安裝電腦殺毒軟件等。在GOEST備份后,可將備份放在本硬盤上,或刻錄成光盤。GHOST備份時主要分為主分區備份和恢復兩個方面,主分區是安裝操作系統和主要軟件的區域,備份時啟動光盤機器到純DOS模式,執行GHOST、EXE文件,當GHOST顯示藍色主界面后,選擇Local—Partition—ToImage,然后選擇需要備份的硬盤和分區。主分區恢復:進入Ghost主界面后,選擇Local—Partition—FromImage,在出現的畫面中選擇先前制作的擴展名為GHO的映像文件,確定后選擇目標盤恢復文件[2]。
普通醫療設備配套電腦的維修可邀請本醫院單位的電腦硬件工程師解決,而設備科可以常備一些硬件備份,比如電源、鼠標、鍵盤、主板、電池等,如果出現問題,可方便及時維修,不耽誤工作。在更換設備時,注意將數據進行備份。專業電腦在維修時要格外慎重,如果超出保修期,要查看CMOS信息是否完整,且不能輕易改動,可請廠家工程師聯系維修事宜。如果軟件系統出現病毒入侵問題,要提升醫院電腦軟件系統的病毒抵御能力。醫院的軟件系統應該具備病毒查殺和預防病毒的功能,這樣才能確保醫院數據庫信息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由于病毒入侵計算機系統的方式種類繁多,病毒還會通過計算機系統內的數據傳送、資源共享、資源交換等操作繼續傳播,進而蔓延至整個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系統。因此為了確保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醫院數據庫系統應該安裝高性能、安全、有效的病毒查殺工具,這一類病毒查殺工具可以對整個醫院計算機數據庫系統進行全面而系統的病毒查殺,為數據庫管理者提供安全、可靠、及時的病毒檢測信息,有效清除并查殺病毒[3]。
一般醫療設備壽命在6~8年,如果配備的電腦配置較低或工作環境惡劣,也會降低設備的壽命,這時就不得不考慮更換。本文挑出3個設備工作站的儀器更換舉例說明。
如果放射科CR工作站配置的電腦使用壽命達到一定期限后,電腦出現嚴重故障,內存、顯示器、主板等重要零件都不能使用,可考慮更換。比如,我院放射科在2007年購買了一臺CR工作站服務器,配了一臺HP品牌電腦作為服務器,使用5年后,該臺電腦嚴重發生故障,顯卡、主板、內存和顯示器等都無法正常使用。如果單純更換零件,不僅煩瑣,更換后也未必能流暢操作,因此需要更換一臺新電腦,以確保工作順暢。
如果原配電腦儲存量小,隨著彩超儀器存儲的圖片越來越多,查找起來緩慢,不僅增大內存,還妨礙科室開展新業務,此時可考慮更換電腦。比如,我院在2004年購買了一臺高檔彩超,原配的電腦為聯想電腦,但隨著存儲的圖片越來越多,操作越來越慢,即使增加了內存也無法解決,之后由于科室開展了新業務,需要保存大量的視頻而更換了新工作站電腦。
CT機控制電腦使用很頻繁,導致經常出現藍屏的情況,這樣很容易出現硬盤損壞的情況,因此需要更換CT機控制電腦。電腦更換前,要注意做好備份或拷貝,方便更換電腦后的操作使用。
醫院設備配套電腦中的數據信息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整個醫院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安排。因此,醫院設備配套電腦安全風險規避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保證信息系統中硬件、軟件及各類數據的安全。對于醫院設備配套電腦,安全保護主要包括3個方面。
物理安全,即對醫院設備配套電腦和相關設施實施物理保護。對于醫院數據庫的硬件設施,必須確保安全、正確地設置,在硬件上不會出現問題。對于醫院網絡設備,要確保每一臺設備的安全性能,選擇性能好的硬件設備,切勿為減少成本投入而選擇性能差的設備,否則在數據庫操作時會造成數據丟失,甚至還會出現整個系統癱瘓的情況。醫院設備配套電腦要定期檢查并維修,避免設備損壞、潮濕或老化引起的硬件故障問題[4]。
邏輯保護是指對醫院信息系統實施多方面的保護,包括系統的實用性、保密性、完整性等。
醫院設備配套系統的用戶涉及范圍廣,有本院患者、醫務人員及管理人員等。為了保證醫院設備的安全,醫院必須對計算機系統中的用戶操作和使用進行監督和規范管理,比如登錄醫院系統時,要設置登錄名、用戶名及密碼,這樣可以避免錯誤操作或某些惡意入侵醫院服務器系統開展一些非法入侵操作,也可以防止一些危險數據寫進醫院信息系統,避免惡意軟件的綁定安裝病毒入侵。
醫院醫療設備電腦的管理與維修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巨大的工程,需要從綜合性的角度考慮電腦設備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并持續進行安全維護與管理,制訂嚴格而科學的醫療設備安全運用和管理制度,提高電腦維護工程人員的計算機綜合水平,普及電腦安全運用知識,這樣才能構建安全、穩定、高效的醫院工作環境。
[1]吳翠峰.我國醫療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初探[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03):86-88.
[2]周德海,田鋒.現代化醫療設備的管理與維修[J].中國衛生產業,2016(28):91-93.
[3]劉慧.醫療設備管理與維修在醫院發展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7(06):65-66.
[4]于敏.醫療設備維修現狀及如何抓好醫療設備的管理與維護[J].當代臨床醫刊,2015(06):1821-1822.
〔編輯:劉曉芳〕
R197.39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7.096
2095-6835(2017)17-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