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承志
(國網福建南安市供電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300)
研究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
辜承志
(國網福建南安市供電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300)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力計量中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雖然目前我國在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這就要求相關人員必須進一步明確電力計量自動化設計的目標和要求,在建設方案上予以改進和優化。步入21世紀之后,電力需求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力企業對電力計量規范化管理質量的提升。針對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數據信息;智能電度表
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的目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能深化數據應用,推進其實用化進程。具體而言,利用系統的實時通信和信息采集能力為客戶提供用電信息的支持;通過提出公變數據應用計劃,在分析公變采集數據和設備異常狀況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供電質量,進而為配網的改進建設提供科學的依據;在采集公變臺區關口電量的基礎上,能有效完成對臺變線損的分析和計算,進而為線損分析提供相應的數據,進一步提升線損整體指標的可控性。②通過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可大大減少供電企業的運行管理成本,彌補人工抄表方式的缺陷,有效減少在人工抄表上的人力資源消耗,同時,還能避免因人工操作失誤而帶來的誤差,促進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③能實現客戶側用電現場的實時監控管理,利用收集到的計量專變實時數據信息,可準確分析運行客戶的非正常狀況,并及時提供預警,采用先進的管理監控手段,可在第一時間為相關人員提供現場運行的異常情況。
現階段,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的建設一般采用的是分層次結構,主要包括4個層次,即智能電度表、計算機、集中器以及管理中心。其中,智能電度表負責采集的模塊大多為機械式電度表中所添加的智能計數模塊,它的主要功能是實現計數的存儲和通訊,能起到節約能耗和成本的作用。電力用戶用電采集系統主要由職能維護管理模塊、支撐保障模塊以及信息采集模塊組成。在實際設計中,要求按照各模塊的特征對班組生產體系進行協調重整,確保所有程序之間的有效銜接、人員的明確分工以及各流程的相互配合,并將重點放在數據應用的共享上。
該系統通過對用戶電能信息的收集,可將相關數據信息傳送到用電采集系統平臺,從而為職能維護管理模塊的相關部門提供參考依據。智能維護管理模塊能根據各部門職能的劃分,分別承擔相應的維護與管理職責。支撐保障模塊主要負責對運行系統提供故障支持、維護跟蹤、保障響應以及參數設置等相關服務,從而保證系統的正常有序運行。
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是一項專業要求比較高的工作,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滿足以下幾個要求:①應確保數據編碼的統一性。由于計量自動化系統的基礎數據來源于多個不同的系統,包括低壓集中抄表、地區廠站點能量實施遙測、大客戶的度和管理、配變監測計量等各方面的數據信息,為了確保數據編碼的統一性以及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就必須構建規范而統一的編碼系統。②應確保系統的易擴展性。在進行系統總體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嚴格遵循國家和國際電力行業的最新標準,在統一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科學規劃與設計,進而確保系統能輕松實現與EMS系統和MIS系統、供電部門電力營銷部門的信息實時交互,并完成與其他市公司、省公司、電廠等的數據交換,進一步提高擴展軟件的功能和電網的規模。③應確保系統的穩定性、精準性以及數據的完整性達標。為了實現該目標,就必須在計量自動化系統設計中采用雙機冗余設計的方法,數據庫服務器、前置采集服務器、采集通道以及網絡設備等都必須進行雙機冗余配置,并具備自動切換的功能。同時,還應在客戶端、戰端采用性能優良、穩定性強的采集監測管理系統。
電力計量自動化數據主要來自于終端數據采集裝置,所以,終端數據采集裝置的性能將直接影響到電力計量的準確性,一般而言,要求終端數據采集裝置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①采集裝置應具備避免因脈沖抖動而發生計數誤差的功能。存儲周期可為1min、30min、60min,并具備基本的失電保護措施。當遇到電源切斷的情況時,數據應至少保存1年不丟失。②采集裝置應具備電表數據接口采集處理以及電表脈沖采集處理的功能,可將電表傳來的數據或脈沖成功轉化為電能表底度值,并確保向主站傳送的數據的準確性。③應具備顯示功能,能正確顯示各電表所送來的底度值,并生成相應的日常數據報表,包括月報表、周報表、日報表、底度報表、變損報表等,同時,還應為相關人員提供隨時查閱和打印的功能。④應具備足夠的容量,至少能實現每分鐘采集一次,擁有數據保存的容量。⑤采集裝置應便于維護和設置參數,但是必須采取相應的加密措施。⑥應具備接受主站對時命令的功能,并能向主站發送自檢報告。⑦采集裝置應具備處理和采集廠站設備傳送的有關電能量的數據信息的功能,同時,系統應支持隨時抄表、調整存儲密度以及保存備份數據的功能。⑧采集裝置應綜合利用多種通訊方式,包括郵電程控交換網、電力交換網、光纖數據通訊網、GPRS無線數據通信等
應建立開放的數據交換平臺,以確保各個采集器所采集到的數據能實現及時有效的交換,交換系統的設計應堅持靈活性、開放性的原則,系統的接口設計必須靈活,數據的交換標準應具備一定的開放性,以便系統能順利實現內外部接口的統一,對設備檔案、表計檔案、客戶檔案等相關數據信息進行集中存儲及管理。此外,還應完成對設備功能、設備類型、電壓等級、線損指標、變電站輸入輸出等基本信息的維護。在數據交換標準的選擇上,必須嚴格遵從IEC相關技術規范,將電力系統數據通信體系劃分為“四套標準、五個層次”,數據處理和采集終端也應遵循相應的規范標準。
數據自動計量服務系統應采取后臺服務方式,根據制訂的統計方案進行電分鐘、月電量等的統計,統計的電量范圍主要包括穿越電量、上網電量、發電量、供電量等,同時,系統還應具備對人工追補電量、換表日志、表碼修改、電量置入引起的電量變化進行計算的功能,確保數據的一致性。
總而言之,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電力計量的自動化平臺已經成為電力企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基礎平臺,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的研究。在實際建設中,要求建設人員必須明確建設目標及其基本要求,并把握關鍵步驟,確保各子系統的功能滿足實際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電力計量自動化的建設質量。
[1]谷軍.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方案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06).
[2]李亮.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方案分析[J].城市建設,2010(06).
[3]陳立.淺談電力計量自動化建設與方案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3).
〔編輯:張思楠〕
TM76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7.115
2095-6835(2017)17-0115-03